华大基因北欧科学之旅:诺贝尔奖趣闻

前不久,老冀跟随华大基因前往北欧,考察了生命科学的一些情况。前面两期,老冀给大家介绍了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末日种子库(SvalbardGlobalSeedVault)的情况。

这一期,让我们转回瑞典。说起瑞典,恐怕最为人知的就是诺贝尔奖了吧。这个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于1901年开始颁发的奖项,有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5个奖项。1969年,瑞典国家银行出资增设瑞典银行经济学奖,一般也称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或“诺贝尔纪念奖”。

(图:诺贝尔基金会办公室中的诺贝尔肖像画)

这次老冀会重点说说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这三个科学领域的奖项。诺贝尔科学奖到底有多么出名?我们看到美国最负盛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每年都会有一个排行榜,列明自己的大学里的教授一共拿了多少个诺贝尔奖,还会把这些科学家的肖像挂在所属院系的教学楼里,学校也会给获奖的科学家们预留专门的停车位。

说起来人家美国的大学也有NB的资本呀,据老冀统计,在过去的116年里,美国人一共拿到了252个诺贝尔科学奖,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老冀曾经去美国一些大学采访,甚至一些不是那么出名的大学都有那么一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再看看咱们的近邻日本,也累计拿到了18个诺贝尔科学奖。咱们中国呢,还只有一个屠呦呦,还需要努力呀!

咱们的另一个近邻韩国对于诺贝尔奖同样非常热衷。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韩国科学家还没有得过诺贝尔科学奖,因此在韩国首尔有一条没有名字的街道,为什么呢?就是为了等到有一位科学家得了诺贝尔奖,然后用TA的名字来命名。

这次老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收购还是挺大的,走访了诺贝尔基金会和负责颁发诺比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卡罗琳医学院,还先后采访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JanStaffanNormark和诺贝尔媒体CEO马蒂亚斯·芬那纽斯。最后,老冀还参观了每年举办诺贝尔奖庆祝晚宴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大厅。

(图:原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Jan Staffan Normark与老冀合影)

先说说诺贝尔奖的产生过程吧。每年春天的时候,诺贝尔奖评委会就会开始收集推荐名单,据Normark先生介绍,这个推荐名单上往往会有上百万人之多,有的人都已经被连续推荐了20多年了。

经过不断地筛选,到了秋季名单就已经很小了。然后15位评委会在一天内,从这个很小的名单中选出当年的获奖者,最多不超过三个人。之所以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决定,一是为了保证评奖过程的公平公正,二来也是不希望信息泄露。

在担任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期间,Normark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当评选结果揭晓之后,第一时间给获奖者打电话。咱们中国人不是经常会接到骚扰电话吗?老外其实也是挺忌讳骚扰电话的。因此他每次打电话的时候虽然说的是英语,但是都会故意露出一点瑞典口音,“你好,我来自斯德哥尔摩……”

不过,刚才老冀也总结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居住在美国,与瑞典有好几个小时的时差。Normark先生打电话的时候,很多获奖者可能还没有起床呢。大家都知道搞科研的人比较烧脑,也很辛苦,科学家们为了睡个好觉,甚至会带着耳塞。因此Normark打电话的时候,经常都是他们的太太来接的,再加上其他不确定因素,他有的时候要花上一个小时才能联系上获奖人。所以呢,Normark先生拿到名单之后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他会一边吃零食一边打电话。在这里的办公室,专门给每位委员都画了幅肖像,别人都是那种双手抱肩很正式的姿势,只有他画的是打电话的姿势。

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有两位科学家让Normark印象颇深。其中有一位科学家是研究幽门杆菌的,他已经被提名好多次了。这次他接到电话之后很风趣地说,之前每年他都会在这个固定的时间里庆祝自己又没有获奖,这次终于不用再庆祝了。

还有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年轻科学家得了奖。Normark先生给他打电话的时候,这位科学家可能是实在太激动了,竟然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在电话里只听得见他的呼吸声。到了当年12月份,他来到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的时候,Normark发现他其实挺健谈的,聊起话题来滔滔不绝。看来面对这么重要的奖项,即使是心如止水的科学家们也把握不住呀!

遗憾的是,Normark先生去年不再担任秘书长了,所以去年他没有机会给屠呦呦打电话,老冀也无法知道屠呦呦接到获奖通知的情景。

为了保证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秘书长每隔5年就会换人,评委的任期也是“3+3”,每3年就要换一拨人。当然,由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由瑞典卡罗琳医学院颁发的,15位评委中有几位来自该医学院。部分是由于这个原因,瑞典人一共拿到了8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所有国家中排名第5。当然,瑞典的医学实力本来就很强。

(图:声名卓著的瑞典卡洛琳医学院,负责颁发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那么,在生物学或医学领域,评委会最看重的是什么呢?Normark先生说了一个词——Discover(发现)。他特别强调,只有在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才具备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奖资格。

而瑞典这个国家历来就非常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并且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18世纪的时候,卡尔·冯·林奈就创办了瑞典科学院,并招揽了一大批科学家。此后瑞典一直持续在基础科学领域有很大的投入,而很多科学家为了躲避欧洲大陆的战乱也纷纷移民瑞典,使得瑞典的基础科学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反观咱们国家,无论是科研院所还是大学,都把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应用科学的研发上面,而却不太重视基础科学。长此以往,咱们的应用科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闲话少说,咱们回到诺贝尔奖上面。在去瑞典之前,老冀也有一事不明: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都要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为什么诺贝尔奖却没有设立数学奖呢?

在老冀的追问下,仍然没有得到答案——因为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先生的遗嘱来定的,没有人知道他在立遗嘱的时候到底是怎么想的。有一个比较主流的说法,说诺贝尔先生的数字一直都不是特别好,因此对于数学有点成见,所以就没有设立这个奖。

还好后人算是有所补救,从1936年开始设立了费尔兹奖(国际杰出数学发现奖),来奖励全世界最优秀的数学家们。要不然每年诺贝尔奖颁奖的时候,数学家们还不得哭晕在厕所里了。

(图: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诺贝尔奖欢迎晚宴,获奖者从台阶上走下来,接受人们的祝贺)

作为一名财经作者,老冀还有一个问题,如今每年诺贝尔奖的奖金额已经达到了140万美元了,而且已经连续发放了116年,会不会坐吃山空?

最后老冀发现自己想多了,钱能够花完,也能够生钱。这次老冀采访了诺贝尔媒体CEO马蒂亚斯·芬那纽斯,他说在1896年诺贝尔设立这个奖的时候,当时的资产是500万美元,当年也算是一笔巨额的财富,相当于现在的2.5亿美元。而在过去这一百多年,诺贝尔基金会通过运作,资产已经增值到了5亿美元。

怎么运作的呢?说到底还是做投资,主要还是投资股票和不动产,但是为了确保资产的安全,会把主要资金投在相对安全的资产上面,每年的投资回报率只要求3.5-4%,看起来似乎不高,不过一直复利起来也是很可怕的。

在诺贝尔奖基金会,我们还问了一个问题:众所周知,能够拿到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往往年纪都已经很大了,很多都是爷爷辈了,怎么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诺贝尔奖?

原来,诺贝尔媒体早就成立了一支由7-8人组成的数字化媒体团队,他们把85%的精力都放在Facebook的营销上面,现在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每天有30万人浏览他们在Facebook上的主页,而到了每年12月诺贝尔颁奖典礼期间,每天的浏览量还会暴涨到1000万人。

老冀也注意到目前诺贝尔奖的官方网站只有英文,他们也表示未来考虑推出中文和印度语版本,以扩大在咱们这些人口大国的影响力。老冀觉得,如果诺贝尔奖与咱们的微信、QQ、微博等社交媒体合作,每天的浏览量应该不止30万人了。不过也不能太乐观了,如今国内关注基础科学的人其实并不多。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3-14
华大基因北欧科学之旅:诺贝尔奖趣闻
前不久,老冀跟随华大基因前往北欧,考察了生命科学的一些情况。前面两期,老冀给大家介绍了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末日种子库(SvalbardGl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