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超11亿,AI产业规模破7000亿:数字经济发展新里程碑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揭示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度。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9.7%,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这些数字不仅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更预示着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一、网民规模持续扩大,数字鸿沟逐步缩小
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其中60岁及以上银发网民达1.61亿人,老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52%。农村网民规模达3.22亿人,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9.2%,较去年底提升1.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为普及率的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我国5G基站总数已达455万个,实现"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90%。IPv6地址数量达68567块/32,域名总数3262万个,其中国家顶级域名".CN"数量为2085万个。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显示出我国网络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和用户活跃度。
二、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进步,截至今年3月,已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国产人工智能产品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DeepSeek等产品更在全球市场取得亮眼表现。
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向具体应用场景渗透。数据显示,80.9%的用户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在产业端,人工智能已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领域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多个行业的智能应用生态。这种技术与场景的深度结合,正在重塑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三、数字文娱出海势头强劲,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
2024年,中国数字文娱出海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超50亿元,培育海外网络作家46万名,海外用户规模突破3.5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市场用户规模激增180%,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新兴市场。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展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四、展望未来:数字经济新机遇与新挑战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一方面,庞大的网民基数和持续提升的互联网普及率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落地,正在创造新的增长点。然而,数字鸿沟、数据安全、技术伦理等问题仍需持续关注和解决。
总体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提升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应用,数字经济有望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未来,如何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确保数字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