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对垒新零售 这几个信号值得警惕

极客网·极客观察(小菲)3月24日,以前说BAT统治中国互联网,现在这个说法要做些改变了,如今BAT的触角已贯穿线上线下。以时下火热的新零售为例,阿里巴巴和腾讯通过投资并购(阿里还有自创),已形成了庞大的两军对垒局面。

日前招商证券的新零售研究团队总结了一张中国新零售的大版图,从中清晰可见阿里和腾讯已然成为最大的两个玩家,此外仅有极少数的独立玩家。从电商到无人零售,再到传统实体零售,处处都有阿里和腾讯资本的身影。

与以往BAT被诟病阻碍互联网创新不同,这一波阿里和腾讯的新零售“垄断”被产业各界大加称赞,大多数的观点都认为它们践行了互联网+战略,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做出了贡献。最终用户也乐见其成,互联网技术、思维和资本催生的零售新物种,的的确确为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以及消费升级。

不过在小菲看来,喜中有忧的是,作为阿里新零售战略“模仿者”的腾讯,在推进过程中释放出了一些不好的信号,或为中国整体新零售发展产生掣肘。

其一,延续“二选一”,排斥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据媒体报道,自从3月15日开始,很多地方的沃尔玛超市开始将支付宝排除在外,而同时启动的是为微信支付合作进行营销推广。如上面的新零售版图所示,沃尔玛是腾讯头号“马仔”京东的亲密伙伴,这不由得不让人联想是腾讯在背后搞小动作。另有媒体报道,同为腾讯战略伙伴的步步高也开始封杀支付宝。

这种二选一的做法,是过去电商时代困扰市场很久的顽疾,不曾想来到新零售时代后,天天喊着“去中心化”的腾讯又把它捡了起来。实际上在小菲的了解中,包括万达、苏宁在内的零售巨头都曾表态要给用户提供尽可能多样化的支付方式,一切以用户方便为准则。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虽然份额最大,但考虑到线下用户的多样性,任何一家想要排他而做独家,显然都是历史的倒退。

其二,左手消费升级,右手消费降级扶持拼多多和趣头条等。熟悉新零售诞生背景的人应该知道,它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用户消费升级需求的,而非反方向——即所谓的消费降级。传统纯电商平台品类全、效率高,但在服务和体验交付层面始终有所局限,因为需要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零售来弥补。然而就在各种零售新物种逐步问世的时候,腾讯却悄悄地扶持其一个比早期淘宝还low的拼多多,打着三四五六线城市用户需要的名义让假货伪货重新泛滥起来。

同时还需指出的是,腾讯是在一边封杀淘宝链接(以牺牲微信用户体验之名),一边给拼多多的恶意推广大开绿灯的情况下去区别操作的。内容层面的趣头条同理,也是这么一套类似传销(层层分钱)的所谓社交电商、社交资讯的方式去野蛮抢占用户时间和眼球。这些操作方式,从纯生意的角度无可厚非,但显然与腾讯及马化腾当今的地位和所立的牌坊(去中心化、用户体验)大不相宜。

时至今日,拼多多号称日订单量超过京东,交易额超过唯品会,背后最大的支持者腾讯也日渐陷入业界观察者们的批判,并认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当属同阵营的京东和唯品会之流,进而会对整个行业造成伤害。即使在普通微信用户层面,也开始对腾讯微信的所谓“去中心化”和“用完即走”等理念产生怀疑。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新世相的刷屏文案短时间内就能被封杀,而拼多多能够横行那么长时间?!

最后,从上图中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投资力度来看,阿里的新零售投资重点放在了传统零售商(联华、百联、银泰、新华都)的升级改造,而且都投入大量资金持有较多股份,呈现出一种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姿态,而腾讯的小比例入股、战略合作则更像是换个方式卖流量,或者追风口的纯财务投资,不确定能否给传统零售商带去质的改变,提供长远助力。因此虽然都是新零售,但到底孰优孰劣?谁在升级产业谁在浑水摸鱼?值得各界警惕。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8-03-24
阿里腾讯对垒新零售 这几个信号值得警惕
不过在小菲看来,喜中有忧的是,作为阿里新零售战略“模仿者”的腾讯,在推进过程中释放出了一些不好的信号,或为中国整体新零售发展产生掣肘。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