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极力向沙特推销AI 项目能否落地要打个问号

极客网・极客观察5月14日 特朗普访问沙特期间的AI合作备受瞩目。

微信截图_20250514201230.jpg

在特朗普到访沙特前一天,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成立AI企业Humain。该公司归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所有,主要任务是投资AI大模型与基础设施,开发AI技术,建设下一代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以及打造阿拉伯大语言模型。

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将向Humain出售超1.8万片最先进的AI芯片,用于建设总容量达500兆瓦的数据中心,未来五年Humain还将获得“数十万颗”英伟达先进处理器。

AMD也宣布将为Humain数据中心供应芯片。Humain承诺未来5年为该项目投入100亿美元,不过AMD具体投资额尚未明确,或存在不投资的可能性。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还考虑允许阿联酋进口超100万片先进英伟达芯片。若达成,从现在到2027年,阿联酋每年可进口50万片最先进芯片,这一数量远超拜登时期AI芯片法规的限制。

特朗普掀起AI芯片“二选一”

就在特朗普访问沙特期间,美国进一步强化对华为昇腾系列芯片的管制措施,明确规定在全球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系列芯片都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条例。这一规定本质上是强迫各国在中美AI芯片之间做出抉择,一旦选择华为昇腾芯片,就不能再用美国公司的AI芯片。

很明显,与拜登政府不同,特朗普一方面放宽限制,另一方面加强对中国的限制。此次访问沙特,他想拓展AI市场,做大全球AI产业蛋糕。

在沙特“2030愿景”规划中,大力发展AI、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是重要内容。目前,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数据中心容量中,沙特占比近一半,正在建设的容量超过2吉瓦。

相关报告显示,到2027年,该地区数据中心投资将达120亿美元。沙特明确要求数据必须留存国内,尽管如此,美国企业对沙特仍然兴趣浓厚,除盟友关系外,沙特低廉的能源与土地成本也很有吸引力。

除英伟达、AMD外,Salesforce已在沙特投入5亿美元发展人工智能业务;获亚马逊支持的AI企业Scale AI也在当地寻觅机遇。目前,Scale AI估值高达130亿美元,它计划在沙特及其他海湾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周一,Scale AI宣布将于年底前在沙特成立分公司。

长期以来,沙特积极融入美国科技生态圈。早在多年前,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便投资了Twitter和Uber,并通过软银愿景基金、Blackstone布局美国市场。如今,沙特正致力于成为AI供应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例如今年2月,美国芯片创业公司Groq获得沙特15亿美元投资。Groq开发的芯片可提升LLM运行效率,目前它已在沙特达曼市建成数据中心。

对于美国与沙特达成的合作,不少美国分析人士给予高度评价,甚至有“吹捧”之嫌。

约翰斯・霍普金斯国际研究学院研究人员马丁・马卡里扬(Martin Makaryan)指出,在全球区域性AI发展格局中,沙特展现出雄心壮志,Humain公司的成立正是这一雄心的直观体现。他分析称,沙特明白自身难以跻身全球AI超级大国行列,未来AI领域的主要竞争将集中于中美两国之间,但在中东地区成为AI研发与部署的领军者,契合沙特的长远发展愿景。

市场咨询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研究人员马克・爱因斯坦(Marc Einstein)指出:“沙特借助公共与私人项目大力投资AI,意在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开发阿拉伯大语言模型不失为一个良策,该模型后续可用于出口,这对构建强大的本地AI生态系统而言是正确选择。”

QKS Group分析师普拉巴特・米什拉(Prabhat Mishra)认为:“开发阿拉伯语大语言模型除了语言层面的意义,背后还关联着文化背景、地区控制权以及数据主权等深层次问题。沙特的行动为新兴市场树立了良好典范。”

IDC分析师马尼什・兰詹(Manish Ranjan)称,沙特一心想打造强大的主权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目前,中东地区已成功开发出Falcon(TII)、Jais(阿联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G42、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MBZUAI)合作开发的)等大语言模型,而沙特显然想成为地区AI领域的领导者。

美国的AI盟友们动作很慢

在AI领域,中美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核心玩家。

特朗普访问沙特期间,美国商务部撤销拜登政府遗留的《人工智能扩散暂行最终规则》,同时宣布加码全球芯片出口管制措施。

这项“最终规则”于2025年1月13日发布,原定于5月15日正式生效,还没实施便终结。该规则将国家和地区划分为不同档位,其中英国、法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被列为第一档,沙特被归为第二档。

值得玩味的是,若第一档国家和地区对AI芯片存在真实且迫切的需求,又为何要向处于第二档的沙特开放市场?

看看美国与第一档国家的合作。

先从日本说起。

今年2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特朗普举行会谈,人工智能合作成为重点探讨话题。在全球AI竞争格局中,中美优势明显,双方的合作旨在抗衡中国。

时间倒回到1月,软银创始人孙正义与OpenAI联合创始人奥尔特曼共同推出“星际之门”计划,宣称要“即刻”启动1000亿美元投资,且放言最终投资规模将飙升至5000亿美元。

然而,现实给宏伟计划沉重一击。三个月过去,软银在融资方面毫无实质性进展,既未制定出清晰的融资框架,也未与银行、私募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展开谈判。从“星际之门”计划公布至今,软银在AI领域动作寥寥,仅在3月以65亿美元收购美国半导体企业Ampere。这一收购行为与“星际之门”的宏大设想相比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再将目光投向英国。

自“星门计划”宣布后,有消息称OpenAI、软银、甲骨文考虑对英国AI基础设施进行投资。3月,甲骨文宣称将在5年内向英国砸下50亿美元投资。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放出豪言,立志把英国打造成AI“超级大国”。

回顾美国与一众主要盟友在AI领域的合作历程,成果难言丰硕。就拿日本来说,“星际之门”计划雷声大雨点小,主要合作者软银都没有大动作,现在居然找上沙特,双方的合作恐怕难以达到预期。

不要对合作抱太高期待

分析认为,美国推销AI时主打的还是“大模型”,而中国主要考虑如何将AI与工业结合。美国真正担忧的可能不是中国大语言模型,而是担心AI会让中国制造更上一层楼。

即使不考虑上述因素,美国在与其它国家进行AI合作时也存在难题。“星门”想帮助其它国家打造自己的生成式AI环境,包括数据中心、生成式AI模型。看起来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

Forrester分析师阿尔文・阮(Alvin Nguyen)认为:“如果其它国家与美国政府捆绑,到底如何共享信息,以推动大模型发展?这一问题相当重要。”他认为,其它政府可能不会通过OpenAI项目与美国合作,它们会寻找别的方案。

Gartner分析师阿伦・钱德拉塞卡兰(Arun Chandrasekaran)说:“有些国家已经通过国家主权方式发展AI,但是否会与OpenAI合作仍未可知。各国会努力打造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避免依赖单一供应商,这对OpenAI和它的合作伙伴不利。”

也就是说,美国想帮助其它国家打造自己的大模型和AI,现实会遇到很大阻力。从沙特与美国的声明也可以看出端倪,虽然特朗普极力推销AI,但并没有达成多少切实成果。比如双方决定建设什么?投资多少?也就是说,规划中的合作离落实还很遥远。(小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5-14
特朗普极力向沙特推销AI 项目能否落地要打个问号
特朗普掀起AI芯片“二选一”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