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Tricia Pacete
更智能、更环保的建筑正迅速成为菲律宾的常态。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并采用现有的先进技术。
建筑业一直在不断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可持续发展倡议、智能技术和提高居住者福祉的安全标准一直在重塑新建筑的设计和功能的转变。该行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具有重大影响。其在经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就业和增长。IndustryTap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建筑业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建筑业涉及各行各业:其提供住所、基础设施、制造设施等等,这生产的建筑质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在持续扩张和发展的过程中,建筑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因为其占碳排放量的39%。这一数字令人震惊,要求提高建筑质量和使用的材料。史无前例的全球大流行有助于加速整个行业的创新。这些创新催生了重塑建筑业的关键趋势。这些趋势集中在可持续发展倡议、福祉和智能技术与建筑管理系统的集成上。纵观菲律宾的建筑业,可以观察到该国正在稳步跟上趋势。现在,许多建筑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具有更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这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也是为了减少碳足迹。许多国内企业也在探索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纳入其建筑管理系统(BMS)的潜在好处。例如,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关键的建筑运营系统,如能源管理、优化舒适度的增强型暖通空调系统和预测性维护。除了人工智能,可持续性也是房地产开发商考虑的主要因素。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贡献最大的行业,可以说房地产业有责任创造更绿色、更可持续的建筑环境。随着世界过渡到一个新常态,建筑和建筑业也在进行转型,以满足建筑用户的需求及确保其福祉。回到安全的工作场所,是现在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因此,开发人员正在加大对创新的投资,这些创新不仅能确保生产力,还能提供安全感。其中一项创新是非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系统,如传感器、门禁卡和面部识别软件。这些功能不仅有助于降低COVID-19病毒的传播风险,还有助于降低其他病原体的传播风险。为了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有许多全球认可的绿色建筑认证,建筑业主和开发商可以利用这些认证来减少其物业对环境的影响。除了为客户提供满足其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的适当证书外,许多人现在将绿色和可持续建筑的重要性归因于员工的生产力、健康和整体幸福感。建筑环境的可持续性不仅仅是一种选择,而是现在必须具备的。我们相信,未来的办公建筑倾向于创造更安全、更健康、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空间。许多研究表明,绿色和可持续的建筑不仅对任何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有影响,且对人们及其所在的社区都有持久的好处。ColliersPhilippines认为,发展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空间将是未来的常态。疫情凸显了对这些空间的需求。当我们吸引更多的员工回到传统办公空间工作时,可持续性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和可持续建筑的兴起在菲律宾也很明显。本地开发商已成功整合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并获得不同国际组织的绿色认证,例如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的LEED认证和国际金融公司的EDGE认证。菲律宾通过LEED/EDGE认证的建筑具有显著的绿色和可持续特征,包括水和能源效率技术,例如垂直绿化墙、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和双层玻璃幕墙以提高能源效率效率。使建筑更节约资源的其他智能功能是BMS,其减少了能源支出和消耗。除了为业主提供一流的办公空间和设施外,开发商还可以注意到这些特点,特别是如果其计划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获得绿色认证,并对建筑环境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中国联通累计开通5G基站219万站 打造5G应用商业化项目超4万个
- ITU联手ICPC成立海缆韧性国际咨询机构,守护海底通信安全
- 中国移动累计建成5G基站约240万 5G+行业应用实践超过4.6万个
- 中国移动原董事长王建宙:通信与AI融合将是第三次大转折
- 中国电信累计推出5G行业应用项目超4万个 建设5G定制网超1.6万个
- 中国电信CTO李学龙:AI是未来至少十年技术发展的底层逻辑
- 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5G+行业应用安全方案呈碎片化 不利于快速部署
- Dell'Oro报告:Wi-Fi 7出货量持续飙升 华为领跑
- Dell'Oro报告:Wi-Fi 7出货量持续飙升 华为领跑
- 宇视科技等2家中国公司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