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各地的建筑中,每个月都有数以万元计的成本在悄然流失,并非源于空置率、租户质量或市场波动,而是因为一个本可以避免的问题:能源浪费。
业主在为每度电、每立方米燃气支付的费用中,可能有高达30%并未真正带来任何实际效益 。这不仅是浪费,更是对运营预算、净收入甚至资产价值的无形侵蚀。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和住建部的数据,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近三分之一,而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属于无效使用。
但好消息是这些损失的价值并非不可挽回。它可以被重新收回,并投入到提升建筑运营效率、降低风险、提升资产长期价值的策略中。
例如,能源咨询管理公司AEI Consultants几十年来一直在帮助大量的物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精准识别他们建筑中能源和利润流失的地方,并找出阻止它的方法。通过能源审计和系统性升级,帮助业主识别“能源漏洞”——从照明系统到空调控制,从外墙保温到分布式能源系统——从而实现建筑资产的节能提效。高能效建筑,不仅仅是降低水电气费用,更是提升建筑财务表现、维持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什么是高能效建筑?
简单来说,能效意味着以更少的能源输入获得相同的输出。真正高效的建筑在提供舒适、功能齐全的环境(如照明、供暖/制冷、设备运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所需的能源消耗。这并不是让人们为了省钱而在黑暗中出汗——而是要消除浪费,更聪明地使用能源。
例如,一个高效的办公楼可能会使用传感器在无人时关闭灯光,并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确保不为无人使用的空间供暖或照明。
美国能源部强调,升级建筑以减少能源浪费(通常约占使用量的30%),不仅能提升性能,还能增加资产价值。实际做法可能包括安装更先进的技术(如LED灯或高效暖通空调系统),或优化设备的运行方式和时间。
关键的是,能源效率不等于牺牲租户舒适度或业务生产力。相反,高效建筑通常具有更稳定的温度和更高质量的照明,因为现代系统能更精确地调节环境条件。核心理念是消除能源浪费——即所有未产生有用作用的电力或热量——让每一美元的能源支出都用于提升住户的舒适、安全或业务运营。
提高能效的常见建筑升级措施
当我们的能源审计找出机会后,下一步就是实施明智的能源升级。这些是针对建筑系统的改进,能显著降低能耗,同时不影响甚至增强建筑运营。以下是最具影响力的几个升级类别:
照明升级与控制系统
照明往往是最容易入手的地方。许多商业建筑仍在使用老式荧光灯、紧凑型节能灯(CFL)甚至白炽灯。LED照明改造可以大幅降低照明能耗——LED灯比传统白炽灯至少节能75%,使用寿命长25倍,甚至大幅优于荧光灯。
配合智能控制系统,节能效果更显著:
占用感应器:在无人使用的空间(如会议室、洗手间、储藏室)自动关闭灯光;
日光感应器:当窗边阳光充足时,自动调暗人工照明;
定时系统:确保外部或大堂灯光在白天不长时间开启。
这些措施避免了灯光在空房间或下班后依旧开启的浪费现象,节能显著,且几乎不影响运营——事实上,照明质量通常会提升(LED照明更明亮、无闪烁)。照明升级的投资回报期通常很短(常为2-5年),因为节电效果立竿见影,且许多地区提供公用事业补贴。
暖通空调(HVAC)系统改进
HVAC 系统通常是商业建筑能源消耗的最大来源(例如,空间供暖在许多建筑中可占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升级HVAC组件和优化其控制系统能显著提高能效。关键策略包括:
高效设备:将老旧的炉子、锅炉、冷水机组或屋顶组合设备替换为现代高效型号。新设备比15-20年前的设备能效高20%以上。比如,用90%以上热效率的冷凝式锅炉替代旧的70%热效率锅炉,可大幅节省燃料。
智能温控与楼宇自动化:安装可编程或智能温控器(适用于小型建筑),或为大型物业升级楼宇管理系统(BMS),实现更精细的控制。例如,在大多数人离开后,让建筑温度稍有波动,在上班前再调回;或避免不同区域的供暖和制冷同时运行。
定期维护与调校:有时“升级”就是恢复原有效率。清洗冷凝器管道、更换堵塞的滤网、密封漏风的风管、校准传感器,都可提升HVAC效率5-15%。实施重新调试(retro-commissioning)流程,系统检查并优化各组件设置,常能实现立竿见影的节能。
建筑围护结构升级
建筑围护结构——墙体、屋顶、窗户和门——决定了建筑内部与外部气候的隔热性能。若围护结构效率低下(如隔热薄弱、单层玻璃窗户、有缝隙),HVAC系统就必须加倍工作,冬天漏热,夏天进热。升级围护结构能显著减少这种浪费:
隔热材料:为阁楼、屋顶或墙体增加或升级隔热层有助于维持室温。比如,为仓库屋顶增加隔热层不仅减少供暖需求,夏季也更凉快,甚至可使用更小的加热设备。
高性能窗户:将老旧单层玻璃窗换成双层或三层低辐射窗户,提高热阻并减少穿堂风。如全窗更换成本过高,窗膜或内嵌式窗户升级也能提升性能。
空气密封:使用密封胶、泡沫填料或密封条封住窗、门、管道等周边缝隙,可防止冷热空气流动。比如,仅为仓库的外门加密封条,就能减少外部空气渗入,让HVAC系统工作更轻松。
冷屋顶与反光涂层:在炎热地区,使用反光涂层或安装冷屋顶材料,可大幅降低屋顶温度,从而减轻空调负荷。同样,使用遮阳设备或种树遮挡阳光,也能自然降温。
整合可再生能源
提升能效不仅是优化已有系统,更是引入更智能、更具弹性的新系统,以更高效地生成、储存和管理能源。在HVAC升级、照明改造和楼宇自动化之外,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正日益成为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资产未来竞争力的关键部分。
安装现场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光伏(PV)发电系统或电池储能系统,可以显著降低建筑对电网的依赖——特别是在电价高峰时段。这些系统可使建筑自发供能,削减需量费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向电网回售剩余电力。
长期来看,这不仅降低了电费,还能对冲能源价格波动风险。更重要的是,可再生系统增强了建筑的抗灾能力。在极端高温、山火或冬季风暴导致停电的情况下,配备太阳能+储能或其他可再生基础设施的建筑能更好地维持关键功能,避免完全停运——保障租户安全,维持运营正常。
结语:节能 = 投资价值的提升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能源成本持续波动、房地产存量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建筑能效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项,而是决定资产价值与运营质量的核心要素。无论是办公楼、购物中心、工业厂房还是老旧小区,建筑节能不再是“环保口号”,而是直接关联运营效率、租赁吸引力和资产价值的关键手段。
节能是可以量化的投资:少则数万元/年,多则数百万元/年节省运营费用,这些都将直接反映在净营业收入(NOI)和资产评估价值中。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机构和投资人已将“绿色建筑”“节能运营”“碳中和路径”作为决策要素。提前行动,不仅节省成本,更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