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消息,随着Android 16与Wear OS 6的发布,谷歌正式推出全新Find Hub追踪网络及硬件生态,以超宽带(UWB)技术、卫星通信和行李追踪三大核心功能,向苹果AirTag发起正面挑战。这一举措标志着安卓阵营在物品追踪领域的技术突破与生态扩张,或将重塑全球智能定位市场的竞争格局。
一、UWB技术:厘米级定位精度,挑战苹果AirTag霸权
Find Hub的核心升级之一是引入UWB(超宽带)技术,该技术此前已被苹果AirTag采用,可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与三维空间方向指引。用户通过支持UWB的安卓手机(如Pixel 6 Pro、三星Galaxy S21 Ultra等)或智能手表,可实时查看追踪器的精确位置、距离及方向,彻底解决传统蓝牙追踪器“方向模糊”的痛点。
UWB功能适配机型清单
手机端:Google Pixel 6 Pro及更新机型、小米15S、摩托罗拉Edge 50、蔚来NIO Phone 2、三星Galaxy Z Fold2/S21+及更新机型
追踪器端:摩托罗拉Moto Tag已率先搭载UWB芯片,其他品牌或通过软件更新支持
技术对比:相较于苹果AirTag,Find Hub的UWB功能依托开放的安卓生态,理论上可支持更多第三方硬件厂商接入,形成更广泛的硬件覆盖。
二、卫星通信:突破地面网络限制,定位服务“无死角”
谷歌宣布,2024年晚些时候,Find Hub将整合特定机型的卫星通信功能,允许用户在无地面网络覆盖的区域(如沙漠、海洋、偏远山区)通过Find Hub应用共享实时定位或发送紧急消息。这一功能与苹果iPhone 14的卫星SOS类似,但谷歌将其扩展至物品追踪场景,进一步强化“极端环境定位”能力。
潜在应用场景:
户外探险者丢失装备时,可通过卫星定位追踪器位置;
物流企业监控高价值货物在偏远地区的运输轨迹;
自然灾害中快速定位被困人员或物资。
三、行李追踪:联合航空公司,破解“机场寻包”世纪难题
Find Hub的另一大杀器是行李追踪功能。谷歌计划与全球多家航空公司合作,允许用户将追踪器绑定至行李箱,并通过Find Hub应用实时查看行李在机场的分拣、装载、转运状态,甚至在行李延误时获取补偿方案。这一功能直击AirTag的短板——后者因依赖蓝牙技术,在机场等金属屏蔽环境中定位效果大打折扣。
首批合作航空公司(未公开完整名单,但据消息源透露包括):
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汉莎航空等国际航司
四、生态扩张:从硬件到场景,构建“追踪即服务”生态
谷歌通过与第三方品牌合作,将Find Hub的应用场景从个人物品扩展至旅行、运动、家居等领域:
箱包品牌:July、Mokobara推出内置永久追踪器的行李箱,用户无需额外购买追踪器;
运动装备:Peak推出配备Find Hub追踪器的滑雪板,实时监控装备位置;
儿童/宠物:Pixbee与迪士尼合作推出主题追踪器,吸引家庭用户;
企业服务:为物流公司提供批量追踪解决方案,优化供应链管理。
五、技术博弈:安卓生态能否撼动苹果闭环优势?
Find Hub的推出,标志着安卓阵营在物品追踪领域从“追赶者”转向“创新者”:
硬件开放性:UWB技术向第三方硬件厂商开放,或催生更多创新形态的追踪设备;
卫星通信:突破苹果的封闭生态,将卫星服务扩展至非苹果设备;
场景覆盖:从个人物品到企业级服务,构建更立体的追踪网络。
但挑战依然存在:
苹果生态壁垒:AirTag与iPhone、Find My网络的深度整合仍具优势;
用户习惯:安卓用户对追踪类应用的认知度和付费意愿需长期培养;
隐私争议:UWB技术的精准定位能力可能引发新的隐私担忧。
六、未来展望:Find Hub能否成为安卓生态的“新入口”?
Find Hub不仅是谷歌对AirTag的回应,更可能是其构建“万物互联”基础设施的关键一步:
数据入口:通过追踪器收集的用户行为数据(如物品使用频率、移动轨迹)可反哺谷歌AI与广告业务;
硬件粘性:追踪器与安卓手机、智能手表的深度绑定,或提升用户换机留存率;
B端市场:企业级追踪解决方案可能成为谷歌云服务的新增长点。
结语
当UWB技术、卫星通信与行李追踪相遇,Find Hub不仅是一个定位工具,更是谷歌在物联网时代争夺“空间数据主权”的棋子。这场安卓与苹果的“追踪器战争”,最终将取决于谁能更彻底地渗透用户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钥匙扣到滑雪板,从行李箱到城市物流。而谷歌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找东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