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芯片7月25日 当地时间 7 月 24 日,芯片巨头英特尔抛出重磅重组计划:拟裁撤约 15% 员工、砍掉欧洲建厂项目、暂停美国新厂建设,转而集中资源攻坚 AI 芯片与先进制程技术。
新任 CEO 陈立武在内部信中直言 “不再开空头支票,每一笔投资都必须符合经济逻辑。”业界分析,这场 “刮骨疗毒” 式的改革,既是对连续六个季度亏损的被动应对,更是试图扭转被英伟达、AMD 拉开差距的战略自救。
裁员收缩:砍掉层级与扩张计划止血
英特尔的重组力度堪称激进。按照计划,公司员工总数将从 9.64 万人削减至年底的 7.5 万人,较 2024 年底减少 22%。裁员重点直指中层管理层,组织层级被砍掉近 50%。首席财务官大卫・津斯纳明确表示,此举旨在 “精简决策链条”,终结过去效率低下的管理模式。
产能扩张计划同步刹车。英特尔宣布暂停俄亥俄州新工厂建设,彻底取消德国、波兰工厂项目,放弃 “先建后用” 的冒进策略。在制造端,哥斯达黎加封装工厂将并入越南、马来西亚运营体系,标志着其长期坚持的 “多地运营保供应链弹性” 战略正式退场。
业绩困局:连续亏损逼出战略转向
重组背后是英特尔 35 年来最严峻的财务危机。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亏损扩大至 29 亿美元,连续六个季度亏损创纪录。其中,PC 芯片部门营收同比下降 3%,数据中心与 AI 芯片业务仅微增 4%,而合约制造部门虽营收增长 3%,亏损却高达 32 亿美元。
市场份额的持续萎缩更令人忧心。因错失 AI 芯片浪潮,英特尔在数据中心市场被英伟达远远甩开,PC 芯片业务也面临 AMD 挤压。陈立武坦言,过去 “只要建好产能客户就会来” 的逻辑已失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构产品矩阵。
破局赌注:押注18A/14A制程与AI芯片
重组的核心目标是集中资源突破关键领域。英特尔将全力推进 18A 与 14A 先进制程开发,其中18A 制程专攻自研产品,即便仅服务自身业务也能实现投资回报;14A 制程则瞄准外部大客户,若无法吸引足够订单,不排除退出部分制造业务。
在 AI 赛道,英特尔明确聚焦 “复杂任务处理模型相关芯片”,但未披露具体产品路线图。数据显示,其数据中心与 AI 芯片业务营收已达 39 亿美元,虽体量远不及英伟达,却是少数实现增长的板块。陈立武强调,AI 战略将摒弃 “技术炫技”,只推进具备商业可行性的落地项目。
这场重组还伴随着供应链战略的彻底转向。英特尔放弃多地运营的弹性策略,将哥斯达黎加封装厂并入东南亚体系,以成本控制为首要目标。
截至发稿,英特尔盘后股价上涨逾 3%,市场对这场 “断腕式改革” 暂时投出信任票。
从盲目扩张到精准收缩,英特尔的转型之路布满荆棘。能否凭借先进制程与 AI 芯片突破困局,不仅关乎这家百年巨头的生死,更将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格局。
- 英特尔启动重大重组:裁撤15%员工、收缩全球产能,押注AI与先进制程
- 周鸿祎:采购倾向华为昇腾AI芯片,英伟达H20性价比欠佳
- 上海海思:四大根技术构筑创新底座,解锁千行百业智能终端新可能
- 最新估值90亿美元!曝马斯克将旗下脑机公司登记为“弱势小企业”
- 三星困局:追责文化逼走顶尖人才,半导体帝国根基松动
- 英特尔CPU在德遇冷:周销量仅为AMD十二分之一,x86王座摇摇欲坠
- 黄仁勋兴奋宣布美国解禁H20芯片 EDA解禁后又一大动作
- “第二代HBM”SOCAMM内存模块起势 传英伟达今年将在AI产品中部署80万个
- HID助力新华金融广场门禁系统“无感”升级,实现安全性和便利性双提升
- 英伟达市值登顶背后:从万亿美元到四万亿,只花了两年多时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