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越来越合规 实力平台是投资人和从业者明智选择

就在大平台扎堆奔赴海外上市的同时,P2P中小平台却是另一番景象——不少中小平台正着急地寻求“买家”,渴望尽快“卖身”成功退出行业。记者从多家欲“卖身”的平台中了解到,运营与合规成本上升,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都是它们意欲退出的主因。

就在大平台扎堆奔赴海外上市的同时,P2P中小平台却是另一番景象——不少中小平台正着急地寻求“买家”,渴望尽快“卖身”成功退出行业。记者从多家欲“卖身”的平台中了解到,运营与合规成本上升,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都是它们意欲退出的主因。而就行业眼下形势看,萌生退意的平台想要找到一个合适且愿意掏钱的“接盘侠”,却显得并不容易。

中小平台进入“卖卖卖”模式

就在大平台纷纷上市之时,中小平台的生存现状却表现出了P2P行业发展的另一面。不少中小平台都对业内流传的收购信息都颇感兴趣。

根据杭州一家专注互联网金融业内并购撮合交易的公司由甲科技负责人陈由甲透露,相比前两年,今年想找“接盘侠”的平台数量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获客及合规成本高企,平台在资产端也难以脱颖而出。

根据记者从多家平台了解的情况,再综合陈由甲在撮合交易中的经验总结,目前想找接盘侠的中小平台多数具备以下几类特征:一是平台规模不大,待收余额多在2亿以下;二是平台盈利能力差,多数尚未实现盈利,目前依然处在不断投入的阶段;三是合规成本不断上升,主营业务被迫转型但并不成功,导致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寻求买家对于上述平台而言,已经算是最好的退出路径,“一来可以不必再持续投入,二来可以实现良性退出,对投资者是好事,对平台持有人而言,也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退出的成本。”

然而,与前两年行业正受投资机构青睐的“卖方市场”不一样,P2P行业买卖双方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已有多年撮合经验的陈由甲透露,相比起前两年行业发展的高峰期,不仅是愿意接盘的机构在减少,就连行业的收购价格也在迅速走低。“买家”在非现金收购的同时,交易是否执行还要看平台在一年之后的运营情况。

三折收购价已不算低

“前两年,市场上的收购价格大概是3到6折,而目前只有2到4折,价格基本是‘腰斩’了。”陈由甲透露,正常情况下的收购一般会参考市盈率,但由于目前很多平台是不盈利的,所以收购方通常是以待收资金作为一个综合指标,再去除坏账并考虑平台合规情况做估值。除了平台的收购价格打折严重之外,撮合交易的难度也已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在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收购方对平台的各项要求也比以前复杂很多,比如考察平台的银行存管、电信经营许可、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都已经成了收购方的“最基本条件”。

业内人士透露,此前接触过一家有转手意向的小型平台,交易金额在1亿元上下,注册用户约为1万,活跃用户在2000人以下,待收余额为2000万。该平台给收购方的报价仅200万,仅相当于待收余额的10%。而根据陈由甲提供的撮合案例,浙江省内某平台,累计交易额15亿,注册用户数13万,活跃用户数2.2万人,待收余额1.7亿,最后的收购价是3500万,仅相当于待收余额的20.6%。

明年平台数量或减至1000家以内

根据P2P黑板报提供的数据,自2016年6月以来,全国正常运营P2P网络平台正常运营数量呈下降趋势,截至2017年10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874家,从2014年到2016年,广东每年就有一百多家网贷平台退出行业。

而从全国范围来看,“退出”的队伍中不乏“有背景”的平台。根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在目前行业累计的停业及问题平台中,有国资、上市公司以及风投背景的平台就有55家,其中有3家国资背景平台还已经上线了银行存管。值得一提的是,这类平台有近半数选择良性退出,其中有30家平台停业,22家提现困难,少数几家选择了转型。

“一方面是行业洗牌加速,另一方面则是随着监管越来越严,行业门槛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平台选择良性退出等方式退出行业。”业内人士表示。

P2P行业目前已经进入合规深水区,平台迎来加速淘汰时代,到2018年底,平台数量或将减少至1000家以内,与此同时行业的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二八分化的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小而美与大而全的平台将同时存在。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0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975家,相比9月底减少了29家,这也是业内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首次跌破2000家。然而,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已达到3974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5949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

相比此前每个月都有不少新平台诞生的行业盛况,目前停业及问题平台的出现速度已经远超平台诞生速度。以10月份为例,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54家,其中问题平台30家(跑路9家、提现困难21家),停业平台20家、转型平台4家,而10月份新上线的平台则只有9家。

中小平台发展瓶颈

1.获客成本两年已翻番

从最为基础的获客成本来看,每年都呈现迅速上升的态势。早在三四年前,互联网金融公司平均获得一个客户的成本就已经高达300至400元,但到了2017年,而目前砸钱做广告、冠名综艺或热剧、竞价上搜索关键字、给投资用户发加息券发红包等推广方式已经屡见不鲜,平均下来一个客户在1000元至2000元的获取成本已是常见。

2.严监管之下合规成本上升

随着监管加码,平台的合规成本不断上升,而在各类合规整改中,银行存管就是令不少平台头痛过的大事之一。今年2月,银监会发布《网路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明确P2P的资金存管方应为商业银行,意味着此前第三方支付存管或以“第三方支付+银行”联合存管的模式终结,银行资金存管成为平台合规的硬指标之一。而后,今年6月至7月期间,上海和深圳分别出台“存管属地化”的相关办法。业内人士表示,更换存管相当于是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的叠加,可能耗费的成本或从几十至几百万不等。但出于合规因素考虑,预计未来更换存管银行的网贷平台仍会继续增加。

3.“限额令”后面临转型难题

早在去年8月,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就已发布《网络借贷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网贷限额,个人和企业在同一平台借款上限分别为20万元和100万元,而在不同平台借款上限分别不超过100万元和500万元,被业内简称为“限额令”。不少以发大额投资标的为主营业务的平台戛然而止,面临转型难题,到目前为止,仍有不少平台为主营业务的转型而担忧。

大浪淘沙,如何参与P2P网贷

据p2p黑板报统计的数据目前p2p行业正常运营的平台还有1800余家,正常来讲,行业不需要这么多平台,未来一两年中小平台依然会“关”“停”“并”“转”,过去几年,市场经过数千家平台的共同的培育,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用户群和市场,那么未来留下的平台就是受益者,成为行业的收割机。

P2P对中国中小企业、个人的生活正产生深远影响,随着监管的到位、法律法规的健全,中国的P2P行业正逐步洗牌,向高、大、合规平台聚拢。

这个时期投资人或者从业者选择平台的时候,需要更加谨慎,选择大平台、合规、有实力的平台,相对小平台要安全的多,建议去看一些百强平台,这些平台也不一定绝对的安全,但踩雷的概率要低很多?通过这个方法就可以找到相对安全的平台;11月初P2P黑板报发布了第三期 P2P网贷平台综合影响力百强榜,里面的平台相对于其他的平台要靠谱很多,大家可以参考。

投资P2P有几个误区

1、分散投资就是投资多个P2P平台,这是错误的,投资多个平台基本上是瞎投,不是分散投资的正确理解,分散投资的概念是资产配置的概念,或者为了选择不同期限的资产而做的分散,不是投资多个平台就是分散投资,建议投资平台不要超过三个,容易管理。

2、收益越高越好或者收益越低越好,这个也是错误的,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这是金融行业恒古不变的定律。

3、投资期限越长越好、或者越短越好;建议投资期限最高不要超过2年,时代发展太快,三五年后这个行业存在不存在都不知道,何况这个平台?建议对期限合理配置,比如2年、1.5年、1年、半年的各配置一些,这样可以资金的掌控更加灵活。

P2P洗牌期出现的平台问题是正常现象,去伪存真、优胜劣汰是行业最大的积极信号;只有将不符合规定的,未合法经营的平台关闭、清退,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投资人、从业者、整个行业的利益,确保金融行业安全。

监管的成熟以及用户的大幅增长,给行业一个明确的信号,金融行业的总体需求非常大、行业定位非常高,互联网金融大有可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P2P行业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12-04
P2P越来越合规 实力平台是投资人和从业者明智选择
P2P越来越合规 实力平台是投资人和从业者明智选择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