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腾“生存正面临巨大挑战”,新造车势力“命悬一线”

极客网·汽车科技6月23日( 文/妍妍)拜腾CEO 戴雷曾在2018年接受采访的时称,“真正能留下来并不容易,成功需要长久的努力,我当然希望我们能够留下,我个人非常有信心。”即便组建了一个有激情有梦想的团队,但后来的结果证明在造车领域,“没有资金寸步难行”。

近日有媒体爆料拜腾工厂“因为欠费已经被相关方断电”,并且大量的员工也已经离职;随后拜腾方面回应,“业务运转正常,并无断电情况出现。”但与此同时拜腾传播总监王博也表示,“生存正面临巨大挑战。”

TIM截图20200623095151.jpg

结合近期围绕拜腾的相关消息其实可以看出,这家新势力造车公司已经“命悬一线”。

资料显示,拜腾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先后在2017年和2018年融资2.4亿美元、5亿美元。但如果按此前蔚来的亏损的情况估算,这些融资对于新势力造车不过杯水车薪。

更何况,自拜腾亮相以来,还没有一辆车是投入量产的,登上舞台的大多都是概念车,这也给了市场极大的不确定性。

欠薪裁员,困境由来已久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巨大,很少有企业能够独善其身。即便拜腾方面表示,“拜腾面临巨大挑战,但我们对智能电动汽车的前景坚定不移。”即便如此,欠薪裁员成为了拜腾节省成本的一步棋。

早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拜腾发邮件称“管理层决定临时推行临时性员工薪酬缓发计划,以减少固定成本支出,公司各层级员工的4-7月工资按不同比例缓发,延期发放的工资将于9月7日前,随8月份工资一起支付。”

从邮件中看,拜腾所指的是4月份到7月份的工资会延期发放,但有知情人士表示“拜腾3月份的工资至今尚未发放,并且拜腾也没有给出解释。”

而那些被停薪远程办公的数千名员工要想复工也遥遥无期。截止到2019年5月份,拜腾拥有超过1800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据50%。除了美国和德国共有约600名员工外,其余员工都集中在中国。“讨薪维权”成为了拜腾员工的出路。

资金链脆弱,债务压身

当资本退潮时,造车新势力的融资难度大本就是不争的事实。但公司内部高管的互斗也成为了资本衡量企业的依据。

早在去年,拜腾汽车的高管毕福康和戴雷曾经公开互怼“贪污腐败”,之后便分道扬镳。拜腾曾经辟谣过毕福康离职的消息,但就在拜腾发布声明后不久,毕福康就站到了竞争对手的舞台上并且担任该公司的CEO。

公司高管有内部矛盾或许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如此一般放到台面上让对方尴尬的少之又少,而没钱则成为了事件的导火索。

从2018年开始拜腾就一直在张罗着C轮融资的事情,在毕福康离职后拜腾就宣布由一汽集团、江苏省南京市政府旗下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C轮融资即将到位,为5亿美元。

随后拜腾又表示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对方将参与自己的C轮融资……但事实却是一年多过去了,拜腾仍然处于“即将完成C轮融资”的循环当中。

自身缺乏一定的造血功能而一味的依赖外部融资,成为了拜腾此次深陷困境的根本原因。更何况市场上的造车新势力并非拜腾一家,还有蔚来、威马、小鹏等头部企业;与它们相比,拜腾也并无直接优势,同一产品价格上,用户或许会选择知名度较高的车企。

脆弱的资金链也让拜腾至今还背负着夏利的债务。

2018年一汽夏利发布公告“将全资子公司天津一汽华利汽车100%股权转让给南京知行,转让价格为1元。”拜腾也会因此获得了乘用车生产资质,但同时其也需要承担华利8亿元的债务和高达5000万的员工薪酬。

从夏利的讨薪情况来看,其已经代一汽华利向一汽夏利支付了3.3亿元债务,还有4.7亿债务尚未按期偿还。至于何时能够解决也成为了无解的谜题。

曾经光鲜的外表却让资本望而却步,被金钱摁住了命运的喉咙让当初的雄心壮志都烟消云散。

业界分析认为,新势力造车市场基本格局已定。对于目前还不能自负盈亏的新势力们来说,融资成为了可以活下去的主要路径,但在融资越来越困难的当下,这扇门似乎正在慢慢对拜腾紧闭。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