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如日中天的日系品牌,崩了!
日产汽车近日宣布了一系列降本计划紧急自救:全球裁员9000人,并削减20%的产能。
同时,日产CEO自愿放弃50%的月薪,而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自愿减薪。
这一切都源于日产在营收和全球销量方面的快速下滑。
日产“暴雷”
上周,日产汽车公布了2024上半财年(4月至9月)的财报数据,其中销量和盈利能力都在快速下滑。
业绩数据显示,日产2024上半财年(4月至9月)净营收同比降低1.3%至5.98万亿日元(约合2778亿人民币);营业利润同比大跌90.2%至329.08亿日元(约合15亿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5.6%降至仅0.5%;净利润同比大降93.5%至192.23亿日元(约合8.9亿人民币)。
其中今年第二财季(7月至9月)更惨,净营收为2.99万亿日元(约合1389亿人民币),低于去年同期的3.15万亿日元(约合1464亿人民币);营业利润为319亿日元(约合14.8亿人民币),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081亿日元(约合96.7亿人民币),同比降幅高达85%;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6.6%降至1.1%;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1907亿日元(约合88.6亿人民币)直接由盈转亏,净亏损了93亿日元(约合4.3亿人民币)。
同时,日产还下调了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全年预期,净营收从14万亿日元(约合65.5亿人民币)下调至12.7万亿日元(约合5900亿人民币);净营业利润从5000亿日元(约合232亿人民币)下调至1500亿日元(约合69.7亿人民币),这意味着日产汽车预计2024财年净营收同比几乎没有增长。
销量方面,第三季度日产的全球销量为80.9万辆,同比下跌2.8%;今年1-9月,日产全球销量为250.58万辆,同比微增0.4%。
其中,日产在中国的销量下跌最为明显。第三季度在中国销量为17.2万辆,同比下跌12.5%;1-9月,在中国的累计销量为49.7万辆,同比下跌了9.1%。
今年10月,日产中国区销量为61170辆,同比下降了16.52%,其中东风日产销量为57323辆,郑州日产销量为3847辆。1-10月,日产中国区累计销量为558168辆,同比下降9.98%。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日产汽车宣布了一系列的“降本增效”措施,包括在全球裁员9000人,并削减20%的产能等。
同时,日产汽车还出售了三菱汽车10%的股份,持股比例降至24%,这为日产带来了686.4亿日元(约合31.9亿人民币)的资金。
日产汽车的一系列动作,也证明了其目前的困境。
日系车企日子不好过
事实上,这些困境并非日产独有。
近期,日本7家主要汽车制造商今年上半财年(今年4月至9月)的财报已全部出炉,其中丰田、本田、日产、三菱和马自达五家车企净利润和去年同期相比均出现下滑,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在这其中,作为全球车企的老大,丰田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737.66亿日元(约合267亿人民币),同比暴跌55.11%,环比大降56.8%。
销量暴跌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国内市场,日系品牌已不再像之前那么受欢迎。
以今年10月销量数据为例,本田、丰田、日产三家在国内的销量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其中,本田销量为75440辆,已连续9个月下滑;日产下滑16.5%至61170 辆,连续7个月下滑;丰田为172300辆,连续9个月下滑,但幅度有所缩小。
是什么原因造成曾经在国内混的风生水起的日系车企走到如今的困境呢?
众所周知,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中国正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也就在刚刚,国内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领跑全球。
但面对这一不可逆的趋势,日系车企似乎并不着急,依旧希望靠着在燃油车时代积攒的家底卖车,但事实是国内的消费者根本不买账,销量连连下跌。
其次,国内的用车需求正逐渐趋于家庭化,消费者更关注家庭用车场景,“冰箱、彩电、大沙发”成为很多年轻消费者选车的标配。
而日系品牌的车型过于单一,日产卖的最好的车型依旧是轩逸,丰田卖的最好的也依然是卡罗拉。没有更好的迎合国内市场的需求,自然卖的不好。
从长期来看,裁员只能缓解当下的压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加大对智能化的研发力度,积极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用车需求才是关键。
不然,日产的“崩盘”也仅仅是个开始。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一定红开启电混越野新时代 最强泛越野坦克500 Hi4-Z预售价37.98万元
- 萝卜快跑宣布获批香港首个自动驾驶牌照
- 鸿蒙智行尊界S800正式亮相,预计售价100-150万开启预订
- 华为与江淮强强联手,尊界S800在华为Mate品牌盛典正式亮相
- 尊界S800时代旗舰亮相华为Mate品牌盛典,鸿蒙智行“四界”阵容齐聚
- 智界新S7惊艳登场,售价22.98万元起
- 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网约车平台计划在香港试营运,年底前或启动机场测试
- 卓思与《中国汽车市场》杂志联合发布“2024中国汽车行业客户体验指数(CXI)报告”
- 博世裁员与减薪并举,应对汽车行业挑战
- 跨越千万大关,比亚迪达成第二个500万辆仅用15个月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