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芯片7月8日 芯片短缺还将上演?这一次原因有些意想不到。
据外媒报道,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提出警告:到2035年,全球约32%的半导体生产可能因气候变化导致的铜供应中断而受到严重影响,这一比例是当前水平的四倍之多。
报告提到,智利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目前正遭受水资源短缺的困扰,这一问题已使其铜产量增长放缓。普华永道预测,到2035年,在全球芯片行业的17个主要供货国中,大多数都将面临干旱风险。智利目前有25%的铜产量面临中断风险,而这一比例预计将在10年内升至75%,到2050年将达到90%至100%。
报告还指出,除了智利,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秘鲁、巴西、美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墨西哥、赞比亚和蒙古等国的铜矿商也将受到类似影响,全球芯片制造地区无一能够独善其身。
铜在芯片制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用于制造芯片电路中的数十亿根细线导。尽管目前有专家正在研究替代品,但在价格和性能方面,尚未有产品能够与铜相媲美。
普华永道强调,如果材料创新不能适应气候变化,且受影响国家未能开发出更安全的供水系统,这种风险将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加。报告中提到:“无论世界减少碳排放的速度有多快,到2050年,每个国家大约一半的铜供应都将面临风险。”
回顾上一次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是由新冠疫情引发的需求飙升导致的,当时工厂关闭,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其他依赖芯片的行业也纷纷停产。普华永道项目负责人Glenn Burm在报告中引用美国商务部的数据表示,当时美国经济的GDP增长损失了整整一个百分点,德国则损失了2.4%。
面对可能发生的新一轮缺芯危机,智利和秘鲁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提高采矿效率和建设海水淡化厂来确保供水,但普华永道指出,对于那些无法获得大量海水的国家来说,这种方法可能并不适用。
此前,国际能源署(IEA)也曾发出过类似的警示信号。在其《2025年关键矿产展望》中,IEA指出,铜作为能源转型中不可替代的核心金属,正逐渐逼近“系统性短缺”的边缘。在当前各国既定政策的推动下,到2035年,全球铜需求预计将翻一番,而供给却可能出现高达30%的缺口。
与锂、钴等“新兴金属”不同,铜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全球市场,这也使得其更难通过“快速扩张”来满足需求。从项目投资角度来看,一个大型铜矿的开发通常需要15年以上的时间,这意味着如果今天不采取行动,10年后就将面临巨大的缺口。
- 普华永道发出预警:全球芯片产业面临铜供应危机,未来10年32%产能或中断
- 三星电子晶圆代工部门业绩惨淡,上半年奖金归零
- 客户难寻致计划生变 三星推迟美国芯片工厂完工
- 三大EDA巨头证实美国已解除对华芯片设计软件限制
- 2纳米芯片下半年驾到 传台积电良率远超对手
- 英飞凌的“在中国,为中国”本土化战略,有何独到之处?
- 英飞凌发布“在中国,为中国”本土化战略,三十而励启新篇
- 2024年全球半导体收入6559亿美元 英伟达超越三星首次跃居榜首
- Qorvo®推出高输出功率倍增器QPA3311和QPA3316,加速DOCSIS® 4.0向更智能高效演进
- 苹果自研基带首秀折戟:C1性能短板凸显,追赶之路荆棘密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