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SC2025上海大会:聚焦AI时代软件质量保障新范式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软件测试与质量保障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由国内知名测试技术社区TesterHome发起主办的MTSC2025第十四届中国互联网测试开发大会于7月12日在上海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质效革新·智领未来”为主题,聚焦AI大模型、智能测试、自动化效能提升等前沿领域,吸引了超千名来自企业和组织机构的管理者、技术决策者与一线开发者共襄盛举,共同探索AI原生时代下的质量保障新范式。

来自腾讯、华为、抖音集团、蚂蚁集团、美团、中国银联、中信银行、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优酷、58同城、腾讯音乐、群核科技、蚂蚁数科、HOMEE AI、岩山科技、一起教育科技、淘宝、网易互娱、游族、华东师范大学等企业和高校的演讲嘉宾,分享了当下测试开发领域“最新、最热、最实用” 的技术趋势和实践案例。

MTSC2025上海大会:聚焦AI时代软件质量保障新范式

AI重构质量保障体系,五大主题深度探讨行业变革

作为国内测试开发领域知名的技术盛会,MTSC2025延续了“落地、务实、有深度”的内容风格,设置五大核心主题,覆盖AI质量新范式、AI+效能提升、AI+质量保障、游戏质量保障及淘宝AI+质量五大方向,深入探讨AI技术对测试领域的颠覆性影响与创新实践。

在AI质量新范式专场中,行业专家围绕AIGC、AI Agent、RAG等新兴技术展开研讨,剖析大模型测试的挑战与创新思路。头部科技企业分享了代码智能体评测的实践经验,通过构建全流程评测框架,解决AI生成代码的可靠性问题;另一家互联网巨头则展示了AI Agent的评测方法论,强调模型幻觉控制与隐私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AI+效能提升专场聚焦AI与企业场景的深度融合,多家企业展示了AI驱动的测试全链路优化方案。例如,短视频平台通过性能智能诊断与决策推荐系统,将测试效率提升40%以上;音乐流媒体企业则从AIGC音频质量评估切入,提出多维度评价算法与工具链支持的创新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解决方案。

AI+质量保障专场直面大语言模型对测试的颠覆性影响。企业代表分享了面向大模型的测试数据构造、用例生成及执行优化方案,探讨如何将AI能力嵌入传统测试流程,实现从手工测试到智能测试的跨越。电商平台展示了AI化改造的完整链路,通过智能用例生成与端到端执行,显著降低人工干预成本。

游戏行业专场中,多家企业分享了AI自动化测试框架与云游戏质量风险治理方案。通过AI驱动的测试工具链,游戏开发者能够快速覆盖复杂场景,提升迭代效率;针对云游戏的网络波动与多端适配问题,行业专家提出基于AI的预测性质量管控策略,为高速迭代的行业提供质量保障新思路。

淘宝AI+质量专场首次公开淘天集团AI化改造全链路,从智能用例生成到端到端Agent执行,全方位展示电商场景下AI赋能的完整质量解决方案。该专场还探讨了生成式内容的质量评估体系,为AI原生应用的测试提供方法论支持。

MTSC2025上海大会:聚焦AI时代软件质量保障新范式

AI引领测试变革,与会者共话行业新趋势

AI技术飞速迭代,测试开发早已不再只是“找Bug”的工作。从业者正在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从功能驱动到效果驱动,从传统SaaS到智能化SAS,AI正在重塑底层逻辑。在本届 MTSC2025 上海大会上,AI在测试领域的应用成为焦点话题,与会者们对大会呈现的 AI 实践内容评价颇高。

在他们看来,此前众人还在勾勒AI应用的蓝图,短短一年时间,就已有大量AI实践项目落地见效;并且,头部企业在AI原生领域的摸索过程中,针对测试场景下的AI运用和AI系统的测试工作,也带来了不少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成果。

“大模型已融合测试开发的方方面面,大模型应用是每个团队的基础能力”,一位参会者表示。

还有参会者开玩笑感慨说:“技术发展很快,看完感觉我不会做测试了,跟不上时代了!”

TesterHome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AI不仅是测试工具,更是重构质量保障体系的催化剂。未来,质量保障将更依赖动态验证、自适应场景与效果量化,而MTSC将持续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转型。

据了解,由TesterHome社区发起举办的MTSC中国互联网测试开发大会,自2015年举办第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14届,大会凭借务实、有深度的内容风格和卓越口碑,得到了测试开发者、互联网行业领袖的认可和支持。此次MTSC2025上海大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软件质量保障行业在AI时代的创新发展,为行业应对新趋势、新挑战提供有益助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