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 听窦强博士讲三颗“中国芯”的故事

海河潮涌,文脉绵长。8月9日晚,“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古文化街正式启动,飞腾公司首席科学家窦强博士作为科技界代表应邀出席,并在展现天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天工开物》节目中登台,深情讲述三颗“中国芯”的故事。

《天工开物》紧扣总 书 记 视察天津时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重点展现天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分别邀请了窦强博士以及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首席科学家孟祥飞,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副主任刘秀云登台演讲。

何以中国

窦强博士以三颗飞腾最具代表性的芯片为线索,讲述飞腾牢记总 书 记 嘱托,“十年磨一剑”攻克芯片领域“卡脖子”难题的奋斗史。第一颗芯片——FT-1500A,代表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初心。面对国家信息产业“缺芯”的困境,飞腾团队攻坚克难,通过三年努力造出了第一颗中国人自主设计、首次实现大规模应用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当芯片流片回家,点亮芯片在屏幕上打出“hello world”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这句话不仅是我们飞腾公司创业创新的起点,也是我们国产CPU站上国际舞台,与世界‘和合共生’的一个标志。”窦强博士回忆。

何以中国

第二颗芯片——S5000C,诞生于一段最难的日子。飞腾公司被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团队用了500多个日日夜夜突破封锁,在2023年拼出了首款全流程国产化的服务器CPU。芯片上大写的“C”代表的是“China”,承载着中国科技发展的决心!

第三颗芯片——D3000M,是飞腾首款笔记本CPU,它不仅能为国产笔记本注入澎湃算力,还能支持8-10小时的长续航。未来,飞腾将加速迈向商用市场,与国际一流芯片企业同台竞技。这颗芯片寄托着飞腾公司携手生态伙伴共赴数智未来,以中国“芯”服务社会、服务世界的无限“信心”!

何以中国

“站在‘何以中国’的舞台上,感受到的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窦强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个月后,举世瞩目的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即将在天津举办。这场国际盛会将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和合共生”的智慧。“科技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突破,是国家安全、民族复兴的基石,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扛起的担当。我们要展现天津科技工作者的风采,向世界充分展示我们天津科技创新的活力,以自主创新之“和”,来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的‘魂’。”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物局)、天津市南开区委网信委、人民网、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联合主办,人民视频、津云新媒体承办。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蕾等出席启动仪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