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把南京大学5000个网络设备搞掉了,学生们怒了?

我的母校是北京某大学,也可以简称北大。犹记得我刚上大学那会,由于每个宿舍只有两个网口,为了合理、合法地解决上网问题,8个人还得开会讨论排个时间表。

而前不久,偶然一次回学校,发现跟我们那个时代真的不同了。别说抢网口了,就连手机流量费都省了,因为基本上全学校已经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上学就与网络作斗争的故事。如今,一晃过了10多年,看到现在大学生飕飕用手机上网,这个羡慕嫉妒恨。这一切都怎么发生的?

其实我的故事也是同时期千千万万个校园正在发生的,乃至那个时代所经历的。10多年前,PC开始大范围普及,那时候内置无线模块都不是笔记本电脑的标配,上网都是通过网线连接。那个时候还没有平板电脑,手机还处于半智能时代,它最大的作用是电话和短信,那时候最火的即时聊天工具是飞信。

再往后,智能手机横空出世,各种应用如潮水般涌现,用户对于流量的需求激增。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一是运营商的流量费用开始下降,另一方面是无线网络的建设开始提速。

时至今日再看,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无线网络的时代。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去哪先问Wi-Fi密码;网络接口如当年的无线模块,已经不是笔记本电脑的标配。与此相对应的是,上到大商场、下到小饭馆,你要连个Wi-Fi都不提供,你都不好意思开业。

新时代总是面临新的问题,网线时代大家抢网口,无线时代呢?还是要抢。因为网络设备允许的接入设备数量是有限的,而且接太多了也不稳定,再加上无线网络覆盖存在盲区,虽不至于像过去那样举着手机满世界找运营商信号,但时不时挪一挪位置,找个信号强的地方也是必要的。

以上可以说是包括我的母校在内的很多大专院校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已经部署Wi-Fi的大型园区、场所所要解决的问题。

举个例子,比如南京大学(曾经无比向往的高校,只不过嘛,没有考上),关于它的辉煌,这里就不多表了: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在2015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30位……

要说南京大学的网络建设情况,之前就已经实现了全校Wi-Fi的基本覆盖,只是效果不尽如人意。只可惜时代变了,早些年流行的是,有总比没有强,现在人们讲究的是体验。体验不好,即便有也会遭到吐槽,这其实就是南京大学面临的现实窘境。

该如何破解,说实话挺难的。

一来,办公室、图书馆、教室、宿舍……大大小小5000多个房间。一个屋子装一个AP肯定能解决问题,可是管理5000个AP,想想都心疼网管员,真要是这么部署了,估计他也甭睡觉、吃饭了。

二来,南京六朝古都,大大小小的文物古迹不计其数。虽说南京大学内的建筑年代算不上太久远,但风格是古建筑风,钻墙打眼之类的工作不能轻易搞。

三来,体验,学生体验、老师体验、课堂体验,部署Wi-Fi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的(虽然顺带也实现了上网、打游戏的愿望),假如没有一个可靠、稳定的环境,这资就白投了。

当然,可喜可贺的是,南京大学的Wi-Fi建设难点现在都一一攻克了。

说到该方案,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它是在原来Wi-Fi部署两层架构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

众所周知,原来部署Wi-Fi的架构就是AC(接入控制器)+AP(无线接入点),我们的移动终端是直接连接AP,AC负责汇聚并接入互联网。小规模部署的时候,这样的方式没什么问题,最多就是多一个AP,少一个AP的事,但是一旦进行大规模部署,问题就都来了。

比如像南京大学这种情况,每个AP都需要走线,每个AP都需要License,每个AP都需要单独配置管理,别说5000个房间安装5000个AP,就是砍一半,这采购成本、部署成本、管理成本都是惊人的。

那这个三层架构是什么样的呢?其实说是三层,本质上还是两层,只不过是将传统AP所扮演的角色拆解为了两部分,中心AP+RU(远端单元)。两者的功能也做了调整。

这样做好处显而易见。成本方面,由于RU即插即用,免配置,而且可以通过以太网与中心AP进行连接,安装灵活不说,还不占用License,所以在部署成本、采购成本的节约方面有着可观的表现。

除此之外,尽管省了不少钱,不过在性能方面并不打折,根据测试,部署后房间的信号强度都在-35dbm到-45dbm之间,应该说这是一个让人满意的数值。

这样一来,在管理方面,对网管员而言也是一大福音,由于只需要管理中心AP,需要管理的设备数量就少多了。给一组数字,一个中心AP默认可管理24个RU,假如按5000个屋子来算,也只需要管理200多个中心AP。从5000到200,这是一个质的突破。

至于如何提升可靠性,就不多讲了,双机热备+负载均衡是解决所有可靠性问题的关键,服务器、存储、网络……都是这样。

好,南京大学的Wi-Fi建设问题解决了,该下一个了。其实,这套方案的优势在很多场景已经得到了验证,其中就包括好几所简称“北大”的高校。怎么样,你想试试吗?

其实,我想回到南京大学读书,不是为了回炉重造,而是为了体验飞一般的网络。如果华为能在更多商场、更多小区、更多园区部署,那么,回不回去读书都无所谓啦。毕竟,Wi-Fi是人类生存第一需求。

对了,这么厉害的方案怎么实现的呢?原来是华为敏捷分布式Wi-Fi解决方案的功劳。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8-11
华为把南京大学5000个网络设备搞掉了,学生们怒了?
我的母校是北京某大学,也可以简称北大。犹记得我刚上大学那会,由于每个宿舍只有两个网口,为了合理、合法地解决上网问题,8个人还得开会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