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关注“MANA新媒体艺术站”微信公众号报名!

当"碳"与"硅"这两个元素符号被赋予哲学隐喻,这场关于人类文明未来图景的讨论便已超越了技术迭代的表层逻辑。"探(碳)寻!归(硅)纳?"的主题,以谐音双关叩击着人类文明的终极命题:在硅基智能加速进化的时代,碳基生命的独特价值究竟何在?人类文明将以何种姿态完成这场史无前例的物种对话?“探寻”的不仅是技术边界,更是人机共存的哲学;“归纳”的不仅是生产范式,更是文明延续的路径。

本次年度峰会,我们将邀请到艺术家、创作者、学者及文商旅的专家们,共同探讨艺术与科技如何重构内容生产逻辑?人类如何在人机协同中重新定位价值?……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年度峰会

2025.05.23 13:00-18:00以碳寻!硅纳?为主题

邀请到10多位

国内外艺术与科技及相关领域的领军者

分享各自的洞见与工作

探索碳硅协同、行业重塑与生产再分工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峰会结束当晚还有

多媒体视听演出

2025.05.23 19:00-22:30

邀请到

常驻深圳的艺术家、策展人沈丕基;

常驻上海/纽约的教育工作者、表演者Viola He

为大家带来先锋的多媒体音画交互演出。

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

开幕致辞

致辞嘉宾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张伟民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

文化创意产业学院(ICCI)长聘教授、院长

主旨分享

分享嘉宾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张庆红

上海超自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MANA全球新媒体艺术产业及媒体平台董事长

CAC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创办人

中国艺术与科技交互转化生态的推动与探索者,从事艺术与学术、艺术与公共、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商业、艺术与文旅文创产业的应用与实践。2013年创办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是中国较早致力于媒体艺术展示、研究/创作及学术交流、公共教育的非营利机构,CAC为媒体艺术在全球语境中的论述、生产及传播开拓了一个多样且富有活力的平台,在国际新媒体艺术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与美誉度。2016年3月创立国际新媒体艺术内容分享与推广平台MANA,是国内首家进行艺术与科技创作者、创作内容集聚与商业对接平台,也是首家进行新媒体艺术产业化的行业媒体平台。

分享主题

碳寻!硅纳?— PCAT与超自然计划

张庆红将围绕PCAT(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构想、2025年度活动规划与亮点、分工体系下的生产力变革与核心能力建设,以及超自然计划(MANA Synergies)的运营战略与实施路径展开深度探讨,分享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前沿思考与实践方向。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杨宇东

第一财经总编辑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资深媒体人和资本市场研究者,从事财经新闻报道工作26年。

负责第一财经全媒体新闻采编业务,带领团队完成了一批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财经报道在引领财经媒体转型发展方面成就突出,2008年他负责创建了国内首个媒体研究院——第一财经研究院;2009年,他负责创建了国内首个财经通讯社——第一财经通讯社;2015年开始他担任第一财经全媒体内容采编负责人,带领采编团队启动了数字化转型工作,第一财经客户端排名稳居同类产品前列;担任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著有《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评价体系》等论著;2024年荣获第十七届上海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

分享主题

媒介在AI时代的人文思考

AI的大趋势之下,传统媒体该如何应对?

对直播做广域分发、对短视频做社交媒体传播、以中长视频做细分领域深度解析,为政府、行业、企业提供丰富的专业内容数字传播解决方案之外,依旧未放弃社会议题关注和对商业文明的探索。在AI的故事之外,第一财经总编辑还与你分享媒介在科技时代的人文思考。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韩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

文化创意产业学院(ICCI)党委书记

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双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国宝钢优秀教师,担任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科基金面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承担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中国商飞科技委、上海市科委等科研项目。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分享主题

HI+AI协同智能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设计

在智能制造时代,HI(人类智能)与 AI(人工智能)协同智能成为关键创新方向。创意思维是源泉,打破传统制造思维定式,从多元视角挖掘智能产品独特价值。用户体验为核心,深度洞察用户需求,让智能设计贴合用户操作习惯与情感诉求。智能设计则借助 AI 高效处理数据、优化流程,结合 HI 的创造力与判断力,实现优势互补。于智能制造企业而言,把握此协同智能,能在产品研发、生产优化等环节实现突破,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智能产品与服务,引领行业迈向新高度。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郑飞

腾讯云数字政府华东区总经理

分享主题

AI时代,科技与文化交织下“无组织的组织”数字创客社区的力量

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AI技术,打破了传统组织的边界。在数字创客社区中,人们因共同的兴趣、爱好或目标聚集在一起,无需严格的层级架构和规章制度,却能高效协作、创造价值。这种无组织的组织形式,是文化多元性与科技便捷性碰撞出的火花,它展现出了人类协作的新可能,也看到了个体力量汇聚的强大力量。让我们一起拥抱这种新形态,探索它在未来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与变革。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林凡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人文天下》主编

山东省政协委员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全国)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联盟理事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文化数字化研究,特别是演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生态构建研究。近几年聚焦艺术数字化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特别是人工智能在文化艺术领域应用研究。负责的代表性项目主要有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科技赋能艺术生产与演出、演播研究”,《数字中国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丛书(7种)获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舞台艺术与科技融合青年评论人才培训”项目获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等。

分享主题

戏曲数据作为艺术生产力

戏曲资源数字化,经过艺术档案征集、采集、转化、加工、标注,创建多模态高质量专业数据集,训练戏曲专业小模型,用于戏曲创作智能辅助,构成戏曲艺术资源创造性转化闭环。核心问题包括数据标注标准体系、数据和算法审美对齐、应用场景创建,以及对于艺术本体的再认识、艺术受众的知识和技能、艺术传播的算法伦理、艺术价值创造的逻辑等,关系到艺术生产要素构成及其配置效率,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建设。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袁樵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

照明设计所所长

上海市照明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室内照明、低碳城市规划、城市照明有关科研和实践工作。近年来完成上海、苏州、汕头、天府新区等景观照明规划。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专家委员会委员,参与上海国际光影节的创办和组织工作。

分享主题

上海国际光影节的可持续发展

介绍上海国际光影节的创办理念、特色思路,在去年首届成功举办的经验总结基础上,对未来推进上海国际光影节低碳可持续发展、创新技术使用、提高光影内容创作水平、丰富互动体验、强化公众和专业参与等做出展望和计划。

院长对话

对谈主持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郑达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跨媒体艺术家

“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创立者

作品获得英国 “The 2017 Lumen Prize” 互动艺术大奖,“2018 第三届王式廓奖”艺术奖得主。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艺委会委员。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艺术系访问学者和韩国首尔CPI研究员。艺术工作聚焦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焦距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游戏艺术、互动艺术、AI装置、媒体剧场等。创立的“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专注于当下媒体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基于电子虚拟环境的艺术实验,探索光与运动的交互、机器视觉系统的算法美学,以及可计算媒介的装置艺术的感知系统。

对谈嘉宾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罗华庆

敦煌研究院前副院长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1962年生,1983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历史系,同年入职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先后在石窟考古、石窟管理、陈列中心、办公室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学术专著4部,主持国内外敦煌艺术展览50余个,多次荣获“十大精品”展览奖。现任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刘谦

西交利物浦大学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院长

刘谦教授于2024年6月起正式出任西浦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AFCT)院长。他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与领导经验,曾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的创始院长,并在国内外国家级研究机构担任过一系列学术研究职务。 刘教授的学术履历包括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利福尼亚通讯与信息技术研究院担任可视化集成研究员、在美国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以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CEPRI)担任系统研究员。

刘教授拥有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理学硕士学位和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他还曾在意大利罗马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担任访问研究员,并在早年师从著名油画家、中国美术学院蔡亮教授研习西方绘画,艺术底蕴深厚。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代晓蓉

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

数字媒体学科专业带头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

英国诺丁汉大学信息科技硕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数字媒体艺术博士,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

从事了大量艺术实践活动。在近二十部舞台剧目中担任多媒体设计、视觉总监。多媒体音乐剧场《笛韵天籁》、《东去西来》分别获2017、2018年国家艺术创作基金重大项目资助。2018年,音舞诗画《木卡姆印象》,获得中国文化部精品工程扶持项目。2018年“沉浸式虚拟现实跨媒体展演工程系统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8年第一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担任主厅设计艺术总监,2019年第二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艺术展演策划和艺术总监,2019年中国歌剧《逐月》视觉艺术设计总监,2020年新时代版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原创民族音乐史诗《紫禁城》视觉艺术设计总监。2021年文化部百年百部重点扶持项目《阳光照耀天山》视觉总设计。

主持的学术理论科研项目有十余项先后获国家及省部级基金资助。其中《数字化剧场表演艺术的理论与艺术实践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沈倩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数字教育联盟秘书长

上海照明学会文旅艺术照明专委会主任

上海市剧协舞美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曾获2022年度上海市东方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2020年度 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18年度 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等。

长期专注于戏剧与演艺领域的艺术设计与创新,在灯光设计、数字光影设计、演艺空间设计等方向深耕多年,探索舞台光影与数字影像在演艺空间中的融合应用。迄今已完成百余部演艺作品的灯光设计与数字演艺设计,作品多次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国家级、省部级级奖项。

积极推进跨学科合作,致力于艺术、科技、教育三者的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整体性的演艺设计创新体系,为未来演艺创作开辟全新可能性。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张丹

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

张丹为鲁迅美术学院三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委员会委员、鲁迅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艺术系主任、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省艺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乡村艺术建设专项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和教学研究工作。多次参与国内外交流项目,举办多次个展,作品被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巴西尼迈耶博物馆、德国沃尔特公司、鲁美美术馆及前挪威文化部长等国内外多家机构及个人收藏;先后主持2023国社科艺术学一般项目、2021年国家文旅部科技创新项目以及2022年中宣部绘本创作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峰会日程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关注“MANA新媒体艺术站”微信公众号报名!

多媒体视听演出

作为“撞见未来”MANA创作者扶持计划体验周开幕活动,在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年度峰会结束当晚,艺术家沈丕基与Viola He将展开一场多媒体视听表演,沈丕基以中国传统元素重构电子声音与沉浸影像,Viola He则通过编程与舞蹈探索技术中的诗意,这场演出将带您穿梭于虚实之间,体验艺术与科技的无限可能。时间:2025.05.23 19:00-22:30地点:the point(上海市徐汇区钦江路102号现代物流大厦东楼14楼)参与方式:内邀制

演出嘉宾介绍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沈丕基

艺术家、策展人

1993年生活创作于深圳至今,涉及声音、装置、影像、行为、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演出现场结合了中国传统元素,交融在实验电子声音中,寻求偶发性、自然性,沉浸式影像视觉效果。表达现代都市与山野之间,现实事物与魔幻梦境,真实和虚空的游离状态,重构全新的东方意境,有趣地构建着多维度的艺术场景。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Viola He

教育工作者、表演者

跨学科艺术家和文化组织者

Viola He (@v10101a) 是常驻上海/纽约的教育工作者、表演者、跨学科艺术家和文化组织者。使用DIY电子设备、电脑编程、舞蹈、以及各种基于时间的媒介,探索和研究电子技术框架里诗意的结构、系统和界面。

创作沉浸式体验、装置艺术、XR剧场和即兴表演,使用算法来增强、改变和模糊视听素材,在数字和实体媒介之间探索新的声音和视觉美学。Viola是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的助理教授,同时也是无领导小组Livecode.NYC的艺术家,与创意技术实践者共同组织、表演,探讨社群与技术的关系。Viola的跨界作品经常在不同场景的艺术活动中展出,包括SXSW西南偏南音乐节,纽约Under the Radar戏剧节,智利的Radio Tsonami艺术节,中国香港国际诗歌节,以及上海、东京、洛杉矶、旧金山、纽约的地上地下及场景。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关注“MANA新媒体艺术站”微信公众号报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5-12
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年度峰会日程全公开!
关注“MANA新媒体艺术站”微信公众号报名!当"碳"与"硅"这两个元素符号被赋予哲学隐喻,这场关于人类文明未来图景的讨论便已超越了技术迭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