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MR眼镜曝光:127克超轻设计 对标Meta Orion方案
科技巨头字节跳动正加速布局混合现实(MR)硬件赛道。据The Information报道,其旗下Pico公司正在研发一款重量仅127克的超轻量MR眼镜,技术方案与Meta的Orion AR眼镜原型高度相似,标志着两家公司在下一代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正面竞争已拉开序幕。
轻量化设计突破行业瓶颈
根据披露信息,Pico这款MR眼镜采用分体式计算架构,通过外接处理单元分担核心运算任务,成功将设备重量控制在127克左右,接近Bigscreen Beyond VR头显的轻量化水平。这一设计直指当前MR设备的用户痛点——传统一体式头显普遍存在重量过大(如Quest 3约515克)导致的佩戴疲劳问题。
行业分析师指出,分体式设计虽牺牲了部分便携性,但能显著提升续航和性能表现。Meta在2024年11月展示的Orion原型同样采用类似方案,通过线缆连接智能手机大小的计算模块,证明该技术路径已成为轻量化MR设备的可行选择。
专用芯片优化交互延迟
为提升用户体验,Pico正在开发专用协处理器芯片,重点解决传感器数据处理延迟问题。该芯片将专门处理空间定位、手势识别等实时任务,理论上可将动作到AR画面的延迟控制在20毫秒以内,这对防止用户产生眩晕感至关重要。
这一技术布局与苹果Vision Pro的R1协处理器思路不谋而合,反映出行业对"专用硬件处理传感器数据流"的技术共识。不过知情人士透露,Pico的芯片可能采用更侧重能效比的定制化设计,而非追求绝对算力。
与Meta的战略对垒
值得关注的是,字节跳动此次产品策略明显转向——此前Pico主要对标Meta Quest系列VR头显,而新设备直接瞄准Meta尚未量产的Orion方案。这种"跨代竞争"反映出字节跳动试图在MR硬件形态迭代期抢占先机。
Meta近期动作也印证了这一赛道的重要性。在暂停Quest 4开发后,其资源明显向轻量化MR眼镜倾斜,最新推出的Oakley Meta HSTN智能眼镜更强化了AI+AR的功能定位。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弱化传统控制器交互,转向更自然的空间计算体验。
商业化前景与挑战
尽管技术路线逐渐清晰,商业化落地仍存变数。分体式设计需要解决线缆束缚问题,专用芯片的研发进度也将直接影响产品性能。此外,Meta凭借多年AR研究积累(如2023年公布的EMG腕带输入技术),在交互创新上可能更具优势。
市场研究机构CCS Insight预测,2025年全球MR设备出货量将突破2000万台,但消费者对轻量化产品的接受度仍需验证。字节跳动若能在今年内推出原型机,或将成为检验MR眼镜市场潜力的重要风向标。
目前两家公司均未公布具体发布时间表,但这场围绕"下一代计算平台"的竞赛已然加速。随着苹果Vision Pro的入局,MR硬件市场正进入技术路线多元化竞争阶段,轻量化设计与专用芯片或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