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高管坦言:中国仍是"果链"关键一环
在全球科技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苹果公司高管的最新表态引发业界关注。在第三届链博会期间,苹果公司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葛越明确表示,中国供应链在苹果全球布局中仍占据核心地位,这一表态为当前关于产业链外迁的讨论提供了重要参考。
供应链深度整合彰显中国优势
葛越在采访中透露的数据颇具说服力:苹果全球80%的主要供应商在中国都设有生产工厂。这一数字直观体现了中国制造在苹果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供应商已从单纯的代工角色,逐步发展为具备核心技术能力的合作伙伴。以欣旺达为例,其自主研发的磁悬浮输送产线采用电磁力推动技术,实现了无接触运行的突破,这种创新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土创新实现进口替代
在技术层面,中国供应链正在展现令人瞩目的创新能力。葛越特别强调,许多本土创新已经完全能够替代原先需要进口的设备。杰士德公司开发的4轴、6轴机器手在点胶等精密工序中的应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些产品不仅精密度与国际品牌相当,更具价格竞争优势。这种技术突破不仅降低了苹果的生产成本,更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持续投资推动产业升级
过去五年间,苹果在中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域的投资总额已达200亿美元。这一巨额投资反映出苹果对中国供应链的长期承诺。从投资方向来看,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正是当前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葛越明确表示,未来苹果将继续通过投资推动本土供应链的迭代升级,这表明中国供应链在苹果的长期战略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产业链韧性的现实考量
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苹果高管的表态具有特殊意义。虽然部分低端制造环节确实在向其他地区转移,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环节仍留在中国。这种布局既源于中国完善的产业配套和熟练的技术工人,也得益于持续提升的创新能力。从商业角度看,完全脱离中国供应链对任何跨国企业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转换成本和风险。
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制造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果链"与中国供应链的关系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单纯的代工依赖,逐步发展为创新合作伙伴关系。这种转变不仅增强了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也为跨国企业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合作选择。可以预见,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仍将是全球科技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