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山寨腾讯会议APP诈骗,高管紧急辟谣

警惕!山寨腾讯会议APP诈骗 高管紧急辟谣

近期,一种新型电信诈骗手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北京公安通过央视新闻发布警示,提醒公众切勿下载名为"云客服"和"DAI-NFC"的诈骗软件。这两款APP利用仿冒知名软件图标、远程操控等技术手段实施诈骗,已造成多起财产损失案件。

一、诈骗手法剖析

1. 高度仿冒技术

"云客服"APP的图标设计与腾讯会议完全一致,仅在下方的应用名称处存在细微差异。这种"像素级"模仿极易诱导用户误下载。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在社交媒体紧急发声,强调正版腾讯会议与仿冒软件的区别,呼吁用户提高警惕。

2. 双重技术陷阱

该诈骗软件集成了屏幕共享和远程控制功能,同时配备人脸识别模块。一旦安装,诈骗分子可实时监控用户手机操作,获取银行账户、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继而通过人脸验证完成盗刷。

3. 话术诱导链条

诈骗者通常冒充客服人员,以"账户异常""退款理赔"等为由,诱导受害者下载指定APP。整个诈骗过程形成"话术诱导-软件下载-远程控制-资金转移"的完整犯罪链条。

二、行业现状与应对

1. 仿冒软件泛滥

除"云客服"外,今年以来"抖音会议""银联会议"等仿冒软件相继被曝光。这类软件普遍具有三个特征:

- 无法在官方应用市场搜索到

- 要求开启敏感权限

- 具备远程控制功能

2. 平台方快速响应

腾讯公司建立仿冒APP实时监测机制,通过技术比对能在24小时内发现高仿软件。此次事件中,企业公关部门在案发后3小时内即完成舆情响应。

3. 警方防范建议

公安机关提示民众牢记"三不原则":

- 不接听陌生客服电话

- 不下载非官方渠道软件

- 不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三、用户防护指南

1. 下载验证

通过应用商店官方认证通道下载软件,查看开发者信息是否与企业官网一致。

2. 权限管理

对索要"无障碍服务""屏幕录制"等敏感权限的APP保持警惕,必要时可启用手机系统的"应用锁"功能。

3. 资金保护

建议将大额资金存放在非手机银行账户,设置转账限额,并开通账户变动提醒服务。

当前,电信诈骗已呈现技术专业化、链条产业化特征。国家反诈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远程控制类诈骗案同比上升37%。面对不断升级的诈骗手段,需要企业加强技术防护、执法机关强化打击力度、公众提升防范意识,构建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

特别提醒:如已误装可疑APP,应立即断网、卸载软件,并拨打96110反诈专线报案。同时通过手机杀毒软件进行全面检测,修改所有账户密码,确保资金安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8-06
警惕!山寨腾讯会议APP诈骗,高管紧急辟谣
警惕!山寨腾讯会议APP诈骗 高管紧急辟谣 近期,一种新型电信诈骗手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北京公安通过央视新闻发布警示,提醒公众切...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