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代工厂寒冬:13个月最大跌幅,头部阵营加速分化

电视代工厂寒冬:13个月最大跌幅,头部阵营加速分化

2024年夏季,中国电视产业链迎来近年来最严峻的考验。洛图科技最新数据显示,7月国内市场电视整机出货量同比骤降14.3%,创下近13个月最大跌幅。这一数据折射出消费电子市场的持续低迷,同时也揭示了全球电视代工行业正在经历的结构性变革。

行业整体遇冷的背景下,代工企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分化格局。统计范围内的10家专业代工厂中,5家实现增长,4家遭遇超过10%的跌幅,1家维持平稳。这种剧烈分化的态势,标志着行业洗牌进入深水区。

头部阵营的竞争格局正在重构。茂佳以150万台的月出货量稳居榜首,其前7个月累计出货量同比增长7.7%,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兆驰虽同比下滑,但120万台的出货量仍保持行业第二的位置,环比6月还实现了近10%的增长。最引人注目的是京东方视讯,以114万台、同比暴涨70.1%的业绩跃居第三,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代工企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处于行业尾部的代工厂普遍面临订单萎缩的困境。四家下跌企业的同比降幅均超过10%,这种断崖式下滑反映出中小代工厂在行业寒冬中的脆弱性。业内人士分析,终端品牌商为应对市场疲软,正将订单向具备规模优势和供应链管控能力的头部代工厂集中,这种"马太效应"在未来可能进一步加剧。

深入分析增长阵营的表现,可以发现三大关键驱动力。首先是技术迭代带来的产能升级,以京东方视讯为代表的面板厂商背景企业,凭借屏幕模组一体化优势获得品牌商青睐。其次是全球化布局的成效,冠捷、彩迅等企业通过海外基地建设规避贸易壁垒。最后是成本管控能力,富士康等企业通过自动化改造维持利润空间。

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终端市场需求持续走弱,面板价格波动频繁,加上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代工厂的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部分企业已开始调整产品结构,转向利润更高的商用显示、教育平板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虽然7月数据呈现普跌态势,但头部代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仍保持在80%以上,显示出优质产能依然稀缺。

展望未来,行业可能呈现三大发展趋势。首先是整合加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代工厂将面临被收购或淘汰的命运。其次是技术竞赛升级,Mini LED背光、OLED等新技术将成为头部企业争夺的制高点。最后是服务模式创新,从单纯代工向设计代工(ODM)转型将成为突围方向。

这场行业寒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具备技术储备和资金实力的头部企业而言,市场调整期反而是扩大市场份额的良机。而如何在这场淘汰赛中存活下来,将成为所有代工企业必须面对的生存考题。行业专家预测,未来两年内,全球电视代工领域很可能形成3-5家超大型代工集团主导的新格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8-18
电视代工厂寒冬:13个月最大跌幅,头部阵营加速分化
电视代工厂寒冬:13个月最大跌幅,头部阵营加速分化 2024年夏季,中国电视产业链迎来近年来最严峻的考验。洛图科技最新数据显示,7月国内...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