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智能手机7月14日 当三星在韩国牙山市 A3 工厂的 OLED 生产线进入最后调试阶段时,这家屏幕巨头正用一个夸张的产能数字向市场释放信号:2026 年专为苹果可折叠 iPhone 准备的面板年产能将达 1500 万块。
这个数字远超苹果计划的 600 万 - 800 万台首年产量,与其说是产能规划,不如说是三星提前两年布下的 “技术宣言”—— 用充沛产能的底气,巩固自己在折叠屏赛道对苹果的独家绑定。
1500 万产能的阳谋:从独家供应到长期绑定
三星为苹果打造的折叠屏生产线,从一开始就带着 “超额准备” 的意味。1500 万块的年产能,相当于苹果 2026 年预期产量的近两倍,这种 “产能冗余” 背后是精明的商业算计。
一方面,用充足产能向苹果证明 “独家供应” 的稳定性,打消其对供应链风险的顾虑;另一方面,提前锁定未来两年的独家合作权,为后续谈判积累筹码。毕竟,当苹果的折叠屏机型依赖三星的生产线启动后,即便未来寻求多元化供应,转换成本也将高不可攀。
更关键的是,这条生产线的技术壁垒几乎无法替代。分析认为,三星在可折叠 OLED 领域的积累已形成护城河,从屏幕耐折次数、显示效果到功耗控制,其技术指标仍领先行业半年以上。苹果虽惯于推动供应链竞争,但在折叠屏这一新兴领域,短期内找不到能与三星抗衡的替代者。这也是三星敢放出 “即便苹果多元化,仍会是核心供应商” 豪言的根本原因。
技术细节藏野心:7.58 英寸阔折叠屏的差异化陷阱
苹果首款折叠屏的参数细节,处处透着三星的技术烙印。7.58 英寸的屏幕尺寸、2713×1920 的分辨率、14.1:10 的纵横比,这些看似随机的数字,实则是三星与苹果共同设计的 “差异化陷阱”。与安卓阵营主流的竖折机型不同,这款 “阔折叠” 机型的屏幕形态需要定制化的 OLED 面板切割、铰链适配技术,而掌握核心工艺的三星,自然成为唯一能满足需求的供应商。
从指纹识别替代 Face ID 的设计,到 A20 芯片与双摄组合的硬件搭配,苹果的每一处选择都在为 “折叠屏溢价” 铺路,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三星提供的屏幕技术支撑。售价超 2000 美元的定位,意味着苹果首款折叠屏将成为高端市场的 “试验田”,而三星通过提前量产准备,确保自己能从这场高价试验中分得最大蛋糕。
两年窗口期:三星的垄断收益倒计时
对三星而言,未来两年的独家供应期堪称 “黄金收割期”。按照苹果计划,首款折叠屏将于 2024 年与 iPhone 18 系列一同亮相,并开启每年迭代模式。这意味着三星至少能在 2024-2026 年享受独家供应的高毛利,而 1500 万产能的规划,正是为 2026 年可能爆发的市场需求提前备货。
当苹果的折叠屏机型通过三星屏幕打开市场,即便后续引入其他供应商,三星也能凭借 “先发优势 + 技术积累” 维持核心地位。就像在 OLED 屏领域,即便 LG 等厂商后来加入竞争,三星仍占据苹果高端机型的主要份额。这种 “先垄断后分润” 的模式,早已被三星玩得炉火纯青。
总之,这场看似简单的产能规划,藏着屏幕巨头对移动终端下一代形态的野心 —— 用一块屏幕,继续锁定全球最赚钱的科技公司。而市场,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场 “技术垄断” 以 “利好消息” 的名义,提前拉开序幕。
- 三星提前两年锁死苹果折叠屏订单:2026年预计产能达1500万块
- 小米激光投影仪3 4K上市:千流明亮度+双扬声器 售价4399
- Ray-Ban Meta新眼镜渲染图流出:续航增强 AI升级
- 宜家智能家居升级:明年全线支持Matter协议 打通苹果Home生态
- 宜家放弃Sonos合作 改推低价蓝牙音箱
- 谷歌Gemini将登陆Wear OS手表 替代Google Assistant
- Meta砸1200万英镑在剑桥建音频实验室 专攻AR眼镜音效
- 中国移动路由接入荣耀生态 智能提醒功能升级
- Apple Watch Series 10卡路里追踪实测:92%准确率领先竞品
- 中兴Wi-Fi 7 CPE产品全球百万级交付:从数量到质量的破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