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消息(兰茜)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2024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从运输航空、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运输效率与经济效益、航空安全与服务质量、教育与科技创新等12方面介绍2024年中国民航行业发展情况。
在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方面,截至2024年底,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传统通用航空企业共760家,比上年底净增70家。通用航空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3232架,其中,教学训练用飞机1252架;
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达到475个,比上年底净增26个,其中,A类通用机场172个。全国通用航空共完成飞行134.1万小时,比上年下降2.2%。
《公报》介绍,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方面,截至2024年底,获得无人机运营合格证的单位19979家。其中,华北地区3000家,东北地区2399家,华东地区5397家,中南地区4218家,西南地区2983家,西北地区1561家,新疆地区421家;
全行业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161.9万个,比上年底增长80.4万个,其中,个人用户152.1万个,企业、事业、机关等法人登记用户9.8万个;
全行业注册无人机共217.7万架,比上年底增长98.5%;共颁发无人机操控员执照27.33万本,其中,有效执照24.73万本;
2024年,全年无人机累计飞行小时2666.7万小时,同比增长15.4%。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预示着中国无人机产业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为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此外,2024 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发展。
随着技术突破和政策加持,低空经济迎来飞速发展时期,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涵盖了物流配送、农林植保、测绘巡检、低空旅游等多个领域。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3.5万亿元。展望未来,低空经济将在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等方面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