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消息(水易)根据上交所和深交所相关规定,若上市公司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50%以上,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预告披露。
近日,全球TOP10光模块供应商榜单上的中国上市公司,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华工科技相继发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告,均有超50%的同比增长,特别是新易盛同比增长3倍多。
800G占比提升,驱动净利润增长
光通信行业市场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在一份报告中写道,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光模块的销售额环比增长10%,主要来自800G以太网光模块的贡献,1.6T产品亦有贡献。该机构还指出,随着亚马逊和Meta等云计算巨头向更高速光模块过渡,400G以太网光模块的销售将下降。
不难发现,800G的部署速度明显加快,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光模块市场的增长,Coherent高意此前也表示,800G的部署速度明显快于400G。与此同时,800G产品仍然是高毛利产品,净利润的高增长有迹可循。
中际旭创表示,第二季度公司的800G收入占比提升、硅光占比提升、良率提升,共同推动毛利率提升,收入和净利率均有较好表现。新易盛同样表示,800G光模块的出货量和销售占比持续上升,同时400G产品也维持稳定出货。
对于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光迅科技和华工科技而言,很大程度是受益于中国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的增长。LightCounting此前也抛出:2025年中国云厂商的以太网光模块采购量将实现超100%增长;中国云厂商将带动2025年光模块市场的增长等观点。
具体而言,阿里巴巴宣布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约合530亿美元)用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另外,百度在2025年Q1支出3.98亿美元,腾讯在2025年Q1支出了37亿美元。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技术专家王鹏此前在“超大规模智算中心:1.6T时代的全光互连”期间就表示,阿里云预计2025年在智算中心导入800G光模块,2026年开始导入1.6T光模块。
华工科技表示,公司的联接业务随着国内互联网及设备厂商算力需求激增,应用于算力中心建设的400G、800G等高速光模块需求快速释放,收入和盈利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光迅科技表示,得益于全球算力投资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对高端光器件和高速光模块的市场需求。
算力焦虑仍在,1.6T竞争拉开序幕
当前,AI正在重构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AI训练和推理需要消耗大量的算力以及强大的运力保障。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显然是算力不足,算力焦虑在未来十年内都不会消失,这是所有工程师都在面临的共同挑战。
为满足AI时代算力需求,AI硬件架构迭代加速,智算集群规模不断扩大,Scale-up、Scale-out等技术持续成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光模块的迭代周期也从过去的3-4年缩短到现在的1-2年。
目前,已经有云计算厂商开始部署1.6T。中际旭创表示,今年下半年800G将显著上量的同时,也有更多客户开始部署1.6T,预计1.6T有望保持逐季度增长,明年会有更多客户采用1.6T方案,显著放量。据了解,该公司正基于需求指引,持续进行产能建设。
新易盛则介绍,从目前市场需求及客户指引来看,预计1.6T产品将在2025年下半年逐渐起量。该公司认为,行业景气度将在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继续保持高位,公司将结合客户需求积极准备产能,确保订单交付。
光迅科技和华工科技虽然没有明确披露1.6T在市场上的相关情况,但在产品层面已经完全就绪。
公开资料显示,光迅科技已经推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多款1.6T高速光模块。华工科技的1.6T自研硅光模块已经接到美国、中国知名OTT客户正式送样通知,1.6T ACC/AEC已经在美国知名OTT测试,准备小批量出货。
可以看到,AI驱动的算力焦虑正重塑光模块行业格局,800G部署显著加快,成为驱动市场增长的关键力量,而1.6T产品也开始崭露头角,预示着新一轮的竞争序幕已经拉开。未来,在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投入下,光模块市场高景气度有望延续,技术创新与产能响应将成为制胜关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