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业内人都知道,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广州光亚展和建博会上,matter都隆重亮相并展示了丰富的产品生态。随着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越来越多产品的上市,matter一直都是智能家居行业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毕竟智能家居这个行业实在太混乱了,以至于matter都快要成了“全村的希望”。
然而,在我们似乎看到曙光之际,matter也正面面临来自不同方向质疑。今天,我们通过一国外用户的视角一起来看matter的表现到底怎么样?有没有跟你遇到情况一样?
Matter 未能兑现承诺: 在使用Matter 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怀疑这是否是智能家居的未来……
Matter是一项智能家居连接标准,其推出的初衷是统一不同的设备和生态系统。在苹果、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的支持下,Matter被誉为解决智能家居碎片化问题的方案;一个能够在本地安全运行的单一解决方案,适用于所有品牌。
理论上,带有Matter标识的智能灯泡、智能门锁或传感器可以通过任何平台(例如 Home Assistant、Apple Home、Google Home、Alexa 等)进行控制,而无需单独的集线器或云服务。它被誉为智能家居的未来。
然而,Matter的研发历程已经过去了几年,但显然这一愿景并未真正实现。早期用户表达了不满,他们抱怨其“连接和行为不稳定,功能也与宣传不符”。2023年The Verge的Jennifer Pattison Tuohy曾说过,这句话对如今在家中使用Matter的许多人来说仍然适用。
“我一整年都在测试Matter的设备,而今年却是我十多年来使用智能家居设备以来最令人沮丧的一年。十二个月过去了,我家里竟然没有一件基于Matter的设备能稳定运行。”
因此,智能家居社区的许多人质疑Matter是否真的比现有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它背后的想法很棒;与其根据兼容性优劣来购买智能家居设备,不如直接购买功能最强的设备,因为有了Matter,无论什么功能都能正常工作。
最近,我第一次体验了Matter,是使用Govee Table Lamp 2 Pro,这是一款JBL出品的内置扬声器的智能台灯。它让我对Matter的历史和起源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对Matter的期待完全出乎意料,事实证明,几乎所有集成Matter的智能家电似乎都面临着我亲身体验中提到的那些问题。这种情况遍布整个智能家居行业,Matter所宣称的“完美”互操作性目前远未实现。
matter的起源
连接标准联盟成立
Matter的故事始于2019年末,当时亚马逊、苹果、谷歌和Zigbee联盟(现为连接标准联盟,简称CSA)成立了一个名为“IP互联家居项目(ProjectCHIP)”的工作组。该项目的目标是为智能家居设备开发一个统一的、基于IP的网络标准,以提高互操作性并简化开发流程。该项目于2021年更名为“Matter”。与此同时,Zigbee联盟也更名为连接标准联盟,以反映其超越Zigbee的更广阔范围。
起初,Matter似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获得了巨大的行业支持,到2023年,尽管其发展方式看似雄心勃勃,但显然已有超过675家公司签约成为CSA的成员。
Matter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它定义了一个通用的应用层,该层运行在现有的网络传输协议上,例如用于高带宽设备的Wi-Fi或以太网,以及用于低功耗网状设备的Thread。低功耗蓝牙也在设备的初始调试中发挥着作用,而Thread本身在很多方面都是Zigbee的继承者,一些Zigbee设备甚至支持升级到Thread。
通过在IP层运行,Matter设备可以在本地网络上进行通信,而无需依赖云,而本地控制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原则。这意味着即使在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也能保障隐私和控制,Matter的目标是成为智能家居领域的蓝牙或Wi-Fi:一种连接标准,尽管它专门针对您的智能家居。
话虽如此,开发这样的标准比最初预期的要慢得多,也更复杂。Matter1.0规范最初计划于2020年发布(当时它还是CHIP项目),但后来被多次推迟。它先是被推迟到2021年,然后又被推迟到2022年。最终,它最终在2022年10月发布,但这些延迟显然让一些最初签约的成员感到沮丧,一些成员似乎放弃了该项目
其中一家退出的公司是Wemo(贝尔金旗下),它于2023年退出了该项目,并表示将“大步后退,重组并重新思考”其智能家居产品的发展方向。尽管如此,许多人报告了当时Wemo少数支持Thread的产品存在问题。因此,很可能其中一些问题源于Wemo,而非CSA。
Matter1.0于2022年10月发布,支持一系列核心设备类型,例如灯、插头、开关、锁、恒温器、传感器、遮阳帘和流媒体视频设备。它涵盖了许多基础智能家居产品,为后续的开发奠定了基础。CSA还致力于快速更新,计划每两年进行一次更新,以扩展设备支持并改进标准。自那时起,Matter确实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版本1.1(2023年5月)带来了错误修复和小改进。1.2版(2023年10月)增加了9个新的设备类别,例如机器人吸尘器、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烟雾/一氧化碳报警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空气净化器、风扇和便携式空调机组。1.3版(2024年5月)增加了对水和能源管理设备的支持,以及对烤箱、微波炉、炉灶、抽油烟机、洗衣烘干机和Matter-casting媒体播放器等设备的支持。1.4版(2024年11月)专注于电力相关领域,包括电池、太阳能系统、家用路由器、热水器和热泵,同时还扩大了对电动汽车充电器的支持并改进了Threads设备。版本1.4.1(2025年5月)增加了NFC入职和多设备设置。然而,尽管这些技术不断改进,制造商们仍然谨慎行事。Matter认证的现有智能家居中枢(例如智能音箱和智能桥接器)的软件更新于2022年底开始出现,首批Matter设备于2023年上市。然而,如今的情况并不像CSA所期望的那样无缝衔接。虽然在购买智能家电之前甚至不需要在产品上寻找“支持Alexa”或“支持HomeKit”的标识就好了,但遗憾的是,现在仍然需要这样做。
采用缓慢且碎片化现象仍然存在
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
Matter被誉为“通用”标准,但其在市场上却举步维艰。截至2023年底,兼容Matter的设备选择仍然非常有限,而且情况也未有太大改善。最初的设备类别(例如灯、插头、锁等)已覆盖,但许多常见的智能家居设备仍然缺失。例如,Matter兼容的摄像头或视频门铃仍然无法使用,考虑到这些设备的普及性,这完全违背了该标准。即使在今天,Wemo的产品也支持Thread并与Apple的HomeKit兼容,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缺乏对Matter的全面支持。(相较于2023年底,目前产品确实丰富了不少,但是还是不够,尤其国内市场认知度还不高。)
其他一些品牌则难以按照承诺将现有产品升级到Matter。一些品牌最初表示,他们的旧设备或集线器将获得Matter更新,但后来又改变了计划。例如,智能照明公司Nanoleaf曾预览过其产品将支持Matter,但在推广Thread之后,转而推出基于Wi-Fi的新款灯具。Nanoleaf曾承诺产品面向未来,但许多购买其旧产品的消费者却质疑,为什么他们的灯泡和灯带不能升级到Matter。Nanoleaf对此做出了如下回应:
“为了尽可能降低客户的价格,我们选择了预计足以满足Matter存储需求的芯片尺寸……Matter 意外地长成了一个大家伙,可惜芯片无法容纳它。”
Nanoleaf并非唯一一家这样做的公司;锁具制造商和门禁解决方案公司Schlage也宣布,尽管其售价330美元的EncodePlus能够升级到Matter,但结果并非如此。Matter1.0的实现比早期草案更加复杂,占用的内存也更大,迫使一些制造商放弃升级计划,转而开发新硬件。这导致早期采用者无法获得他们预期的购买回报,这意味着这些消费者必须购买新型号才能获得Matter兼容性,这与他们最初希望的向后兼容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发布Matter更新的公司通常进展缓慢。例如,飞利浦Hue宣布其广受欢迎的HueBridge(连接数十个基于Zigbee的灯具和传感器)将获得Matter更新,以便将这些设备接入其他生态系统。该更新原计划于2023年初发布,但被推迟到2023年底才正式推出。即使更新发布后,用户也发现通过Matter连接Hue可能会降低功能性,因为Apple的自适应照明功能在通过Matter而不是直接通过HomeKit连接时无法使用。
此外,亚马逊的Alexa平台直到2023年5月才支持Thread,这比Matter推出晚了好几个月,而且最初只以有限的方式为其Echo设备提供了Matter支持,支持的设备类型非常有限。桥接功能的全面支持(例如使用Alexa自身的Zigbee无线电将设备接入Matter)直到2023年底才出现,这意味着Matter的“无缝”特性在第一年充其量也只是略显粗糙。
至关重要的是,各大智能家居平台尚未在所有设备类型上兼容Matter。例如,GoogleHome和AmazonAlexa尚不支持某些Matter设备类别(甚至一些符合规格的设备)。一个值得注意的案例可以概括这种情况:一款支持Matter的智能按钮带有Matter标志,这意味着它已获得Matter认证,但却无法与GoogleHome或AmazonAlexa兼容。据Arre公司称,这是因为“GoogleHome和AmazonAlexa支持Matter,但目前不支持‘通用开关’”。
所以,理论上,我们有一款应该成为“标准Matter”设备的设备。然而,实际上,各平台甚至还没有实现该配置文件。Matter的核心理念本质上可以归结为“只要有Matter的标志,它就能用”,但消费者仍然需要面对哪些平台支持哪些设备的细则。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Eve有一个页面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它名为“哪款Hub适合我?”的页面不应该存在。Matter的宗旨是设备应该可以互操作。不必使用特定的Hub;它应该能够正常工作。
我在讨论HueBridge和Apple的自适应照明时也提到过Matter的功能缺失,但这并非个例。一款通过Matter与Alexa配对的EveEnergy智能插头失去了电源监控功能,因为Alexa的Matter集成不支持此功能。Eve网站上的Energy插头页面用星号标注了这一点:
“Eve应用程序可在iPhone和iPad上使用,适用于通过AppleHome平台连接的设备;也可在Android上使用,适用于通过GoogleHome平台连接的设备。能源管理功能目前可在三星SmartThings和HomeAssistant平台上使用。”
换句话说,你不仅在应用连接方面被锁定在现有的生态系统中,而且能源管理也只能通过SmartThings或HomeAssistant进行。即使就我个人使用GoveeTableLamp2Pro的经验而言,高级照明控制也只能在官方Govee应用中使用,而Matter仅提供基本的照明控制,仅此而已。像这样的部分支持会造成混乱和糟糕的用户体验,用户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缺少某些功能,最终可能还是需要制造商的应用。
总而言之,碎片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Matter目前的现状受到用户仍然需要多个应用程序这一事实的制约。即使有公司加入Matter的行列,他们也并没有真正全心全意参与其中的动力。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公司希望将最好的功能保留在自家的应用程序中,这完全合情合理,因为用户更有可能去购买他们已经了解和使用过的应用程序的公司的产品。
对于科技爱好者来说,matter不再那么重要
Home Assistant填补了空白
Matter的目标受众范围从普通消费者到科技爱好者,但后者很可能已经解决了Matter想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例如,Home Assistant用户已经拥有一个可以集成数百个品牌和协议的系统,例如Zigbee、Z-Wave、Wi-Fi设备、蓝牙传感器等等。对于运行强大Home Assistant系统的用户来说,Matter想要解决的碎片化问题已经不成问题了。正如我在Govee Table Lamp2 Pro评测中提到的,我可以通过Govee2 MQTT插件来控制它,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费心去使用Matter呢?
即使是Thread,对于技术爱好者来说也有点难以接受。Zigbee和Z-Wave等协议已经存在十多年,在性能和设备可用性方面非常成熟。用户只需一根Zigbee协调器,就可以轻松部署数十个传感器和照明灯,它们响应迅速,几乎不会掉线。相比之下,Thread(Matter所依赖的网状协议)相对较新,仍在摸索中。这些现有标准已经发挥作用,如果与统一专有协议的集成相结合,Matter试图解决的问题与Home Assistant和一些技术知识所能解决的问题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需要明确的是,我并不是说精通技术的用户应该拒绝Matter。它的长期潜力显而易见,而且它仍然是一场全行业朝着开放标准迈进的潮流,即使目前进展缓慢且显得支离破碎。Home Assistant社区总体上对Matter表示支持,尽管似乎略带谨慎。此外,Home Assistant和开放家庭基金会(OHF)的Matter服务器都已获得Matter认证,OHF也作为参与者加入,以“占据先机”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捍卫开放家庭的价值观”。目前,Home Assistant自己的Matter专用页面提醒人们注意一些局限性,例如飞利浦Hue的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通过Matter将设备桥接到HomeAssistant可能不会给您带来任何好处。例如,到目前为止,飞利浦Hue桥接器支持Matter。但Matter仅支持有限的功能。飞利浦Hue的原生HomeAssistant集成功能丰富多样,并且可在本地运行。通过Matter桥接将飞利浦Hue设备添加到HomeAssistant不会给您带来任何好处。相反,您会失去一些功能。”
Matter将成为智能家居的未来
也许有一天
这一切并非贬低Matter的初衷。它仍然拥有强大的行业支持,并在短时间内(从启动到大规模部署大约三年)取得了显著进展,旨在解决困扰智能家居十多年的实际问题。然而,2025年中期的现实是,Matter尚未兑现其承诺。此外,无缝衔接、一刀切的智能家居愿景仍然遥不可及。由于功能缺失、设置问题、连接不稳定以及自保的生态系统仍然普遍存在,难怪Matter在许多智能家居社区中被广泛冷落。
尽管如此,Matter仍然非常年轻。Zigbee和Z-Wave经过多年的迭代才达到稳定,而蓝牙本身在21世纪初也因其发展困境而臭名昭著。BenchmarkCapital合伙人J.WilliamGurley在2001年撰写了一篇名为《再见,蓝牙》的讣告,指出“蓝牙将不再重要”。其他人的预测是正确的;尽管分析师预测由于Wi-Fi的出现,蓝牙将走向消亡,但一些公司却同时支持这两种协议。“这可不是Betamax与VHS之间的较量,两者之间总有一方会胜出,另一方会输掉,”当时担任东芝美国信息系统公司计算机系统部门营销副总裁的StevenAndler说道。
有趣的是,一些突出的问题甚至听起来与当今物质问题的进展情况相似。
“但事实证明,这种级联发展只是涓涓细流——蓝牙仍未达到量产的水平。芯片成本依然高企,设备之间有时甚至无法通信。[...]微软是这两项技术的支持者,但在今年4月,它宣布其新的桌面操作系统WindowsXP最初将支持Wi-Fi,但不支持蓝牙,这严重损害了蓝牙的形象。微软表示,将等到蓝牙产品投入量产后再提供软件支持。”
就像蓝牙一样,Matter可能只是需要时间,CSA的领导层喜欢说“Matter是一段旅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设备陆续推出,早期固件错误正在得到修复,多管理员问题也正在得到解决。所有主要参与者都没有放弃这项计划,一些公司似乎正在努力解决当前生态系统中的摩擦。
归根结底,Matter标准仍然很重要,即使它并非以我们期望的方式。未来几年将告诉我们很多事情:要么普通消费者开始看到Matter的好处,要么它将停滞不前,并有可能加入那些从未真正取得成功的标准之列。那些为其投入资源的公司可能开始需要提出(并回答)一些棘手的问题,而那些坚持使用专有解决方案的怀疑论者则会感到自己被证明是正确的,最终我们得到的只是另一个标准,而不是一个统一所有标准的标准。
内容来源:https://www.xda-developers.com/matter-doubting-future-of-smart-homes/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