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消息(苡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边界不断拓展,低空领域正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与产业竞争的新蓝海。从无人机物流到城市空中出行,低空经济的崛起不仅重构着产业格局,更孕育着万亿级市场潜力。
作为深耕低空经济领域的实践者,成都空御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浩近日接受C114采访时分享了对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深度洞察,解析产业崛起的底层逻辑与未来路径。
全球领先: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底气
谈及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态势与关键节点,吴浩表示,纵观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格局,我国依托深厚的无人机产业基础,已构筑起显著的领先优势。无论是坚实的产业链基础、前瞻性的政策体系,还是全方位的战略布局,我们都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具体来看,国家层面对低空经济的重视与投入有目共睹。从产业形态的明确定义与标准体系的加速构建,到去年国家发改委专门设立低空经济司,以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护航产业发展;再到今年上半年,相关部委密集开展调研论证,广泛吸纳各方智慧,每一项举措都彰显了国家发展低空经济的坚定决心与魄力。
低空经济的崛起,不仅关乎国内产业升级,更标志着中国首次在一个新兴战略产业领域占据了全球前沿位置。
“随着标准体系的日臻完善、产业生态的持续规范、以及市场活力的充分释放,中国的低空经济必将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他说道。
技术驱动:核心突破与标准生态破局
产业发展规律往往需要经历技术突破、标准确立、产业试点到商业闭环的完整循环。
吴浩指出,当前,低空经济正处在技术驱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以无人机远程识别、低空全域感知与通信、数字孪生空管平台、低空智联网等为代表的核心技术正加速突破。6G将构建起低时延、广覆盖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基石;AI与大模型技术将赋能低空监管设备,实现复杂环境下的精准目标识别、智能行为分析、前瞻威胁预测与高效复杂决策;自动驾驶技术则将推动飞行器向高度自动化运行演进,显著降低人工依赖与运营成本。
“我们坚信,这些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是释放低空经济巨大潜能的引擎。它将根本性提升飞行器及系统的安全性、智能化水平和规模化运营能力,并持续拓展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城市空中出行等场景的应用边界。空御科技也在积极投身于这场技术革命,致力于将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低空经济从示范验证迈向大规模商业化。”他说道。
而在技术融合突破的同时,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目前国内正密集制定和推进数千项相关标准。
“统一、先进的标准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它能够有效降低行业前期投入与损耗,大幅提升研发效率,为整个产业注入强劲动能。因此,标准之争,本质是产业主导权之争。”吴浩指出,当前,低空经济的标准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标准分散化、落地性不足以及与空域管理体系衔接不畅等问题,客观上增加了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破局的关键在于构建统一、高效的标准生态。”他认为,下一步应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协同统一,形成覆盖飞行器、运行管理、空域安全、通信感知等全链条的标准体系。同时,鼓励示范区率先试行可执行性强的运行标准,通过运行数据反向促进标准完善,形成“标准制定-实践验证-迭代推广”的良性闭环,以加快低空经济全国统一标准的落地。
商业落地:路径探索与企业实践双向赋能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最终需要落到商业正循环的构建上。吴浩认为,未来3-5年两类路径最值得关注:一是以政府和行业需求为牵引的低空安全管控、应急救援、公共服务类场景,通过安全与管理赋能推动空域开放;二是基于物流配送、城市巡检、文旅观光等市场化需求率先落地,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空中出行等高价值应用,从“点状示范”向“区域化规模化运营”发展。
作为低空安全管控领域的深耕者,成都空御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践正是这一路径的生动体现。公司聚焦“低空全域感知+飞行管控”核心能力,已形成覆盖雷达、电子侦测、远程识别(RID)、低空管控平台等完整产品体系,并在多地打造低空安全示范区。
目前,空御科技研发的产品已部署应用于国防、核工业、电力、管网等重要领域,在大型活动保障、无人机秩序维护等场景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面向未来,吴浩表示,公司将在立足无人机管控领域的同时,拓展在国防军工和低空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助力反无人装备体系的建设,打造全面覆盖、可管可控、智能开放的低空智联网服务体系。同时,持续深化多模态探测信息融合技术研发,深度融合AI、大模型等新兴技术,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空安全管控解决方案。
更将聚焦建圈强链,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以“建圈强链”为核心目标,积极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多方力量,协作构建高效的产业生态。通过整合技术研发资源,参与关键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与成果共享,助力产业链技术水平提升。并与更多政府、企业及行业伙伴合作,推动低空经济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