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消息(水易)表里山河,三晋大地。《黑神话:悟空》《浪浪山小妖怪》等优秀作品的“出圈”,带火了山西古建、山西文化,让大家认识到山西不是只有“煤海”,文化才是其底蕴。同时,人工智能的持续爆火,带动了算力产业的蓬勃发展,山西凭借能源优势、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其“算力之城”的新名片。
近日,C114跟随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组织的“算力中国行”(山西站)媒体调研活动,深入太原、大同先进算力技术企业产业实践一线,深入了解山西从“煤海”到“算力海”转型升级的方法论和成果,筑牢能源之城、文化之城、算力之城的底座。
算力基础设施坚实稳固
山西充分发挥能源充足、气候适宜、区位优越等资源优势,建成以大同为核心的环首都算力集群,努力打造京津冀外溢算力需求和算力产业的最佳承载地,构建“通算+智算+超算”多元协同的算力供给体系。
《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5)》显示,山西省算力规模位居全国第八。截至目前,全省在用算力中心机架规模达51.4万标准机架,智算规模达32EFlops,算力中心平均PUE仅1.2。2024年全省算力中心业务收入107.7亿元,同比增长47.86%;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9.5%。
《中国存力发展报告(2025年)》显示,山西省总存力达64.54EB,全国排名第9,存算比为2.02,基本实现存算均衡;先进存力占比约3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8%)。
与此同时,山西凭借紧临京津冀的区位优势,形成了坚实稳固的运力条件。截至2025年6月底,山西省光缆线路总长度242万公里(全国第14位),综合接入节点光传输网络(OTN)覆盖率92.41%(全国第3),传输速率达万兆(10G)的端口76.3万个。
监测报告显示,山西到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的IPv4、IPv6网内与网间平均时延、平均丢包率等关键指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已基本形成城区内重要算力中心间时延不高于1ms、省内城市间3ms、山西省到京津冀枢纽节点5ms及到其他枢纽节点20ms的高品质运力网。
值得一提的是,2025中国算力大会的举办地大同,正在深耕能源赛道,紧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着力培育发展数据服务领域和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推动大同由“输煤炭、输电力”向“输算力、输服务”转型,产业形态“由瓦特变比特”,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算力运营企业持续深耕
中国电信在山西充分结合省内行业客户需求,合理规划资源建设,形成以天翼公有云、IT上云及天翼网络云、一城一池、客户私有云为主的“1+2+11+X”多层次、全业务布局架构。深入开展“AI+”专项行动,持续丰富大模型系列产品体系,不断提升AI专业服务能力,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移动在山西致力于扮演好“四者”角色。作为算力供给者,构建覆盖全省“2+3+10+X”的数据中心体系,建成了“1-3-5-20”ms低时延圈,为承接京津冀算力需求外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为能力汇聚者,依托“九天大模型”搭建MaaS平台;作为服务运营者,推动算力普惠千家万户、千行百业;作为发展咨询者,提出“晋算”品牌及“东数晋算”理念。
中国联通立足山西实际,以“通算、信创、智算”三大板块为核心,布局算力基础设施。目前,山西联通已在全省建成“1+11”通算布局,算力规模达20万核VCPU,存储容量100PB;2023年启动信创替代工作,已建成8个信创云池,VCPU总量达7万核。同时将智算布局与数据中心体系融合升级,现有智能算力363PFlOPS,目前平均利用率约67%。
国家超算太原中心内的“太行一号”采用全栈国产设备,峰值双精度科学算力300PFlops,半精度人工智能算力800PFlops,存储容量300PB。依托“应用导向+生态共建”结合发展模式,不仅可以从容面对科学计算规模不断扩充的挑战,也可满足与日俱增的人工智能算力需求,在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计算均有优异表现。
阳高数据中心项目中联绿色云谷产业基地规划总占地面积1000余亩,计划总投资150亿,整体规划设计14栋机房楼,已建成高功率机架3.5万架(8-32kW),已投运服务器32万台。中联绿色云谷产业基地连续三年被列入山西省重点工程项目名单,目前是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超大规模定制化数据中心基地,算力、网络、供电等技术设施都位居全球领先水平。
算力产业生态欣欣向荣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在充分发挥算力资源优势的同时,聚焦算力产业发展主攻方向,用好产业链、专业镇等平台抓手,不断壮大“算力设备制造-算力基础设施-算力服务和融合应用”产业生态。
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信创领军企业,与华为结成了“鲲鹏+昇腾”双引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主要提供国产计算机、工控设备、算力服务器和AI服务器四大类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互联网、能源等领域。百信2025年一季度已实现产值13.2亿,预计2025年突破60亿元。
秦云数据锚定可再生能源、算力园区、算力装备、网络运营等算力产业链全链条垂直整合,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中立、开放、普惠的全球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平台。在山西大同打造了全球首个“能算一体、算电协同”的产业、属地融合的商业综合体,形成算力产业的真实闭环。
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中心对高效热管理与绿色节能的需求,山西潞安太行自主研发的“云动”浸没式数据中心介电冷却液(合成烃类),具备优异的绝缘性与导热性,展现出极佳的低温流动性,为数据中心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形成新型绿色节能环保液冷数据中心整体技术方案,并发布3项团体标准。
为推动当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大同市挂牌成立了东风里数据服务基地。目前基地已引进7家数据型企业,包括和瑞洲、文远知行、灵波微步等,汇聚了近2000多位数据呼叫标注人才,成为大同市数字经济版图中的重要产业中心。
算力赋能作用成效显著
筑牢算力基础设施,培育算力产业生态的同时,山西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实施数智赋能提升工程,累计培育建设16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6个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0座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289座智能化煤矿。
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为了推动煤炭生产方式变革和效率变革,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煤炭产业融合发展,提升煤矿智能化水平。为此,由山西国资运营公司牵头,联合煤炭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的晋能控股、山西焦煤、潞安化工、华阳新材4户省属煤企组建晋云科技公司。
同时,以晋云科技为主体,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省级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架构、标准、数据格式“三统一”、无壁垒、可升级、高价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煤矿提升智能化建设水平,降低建设成本,实现生产方式变革和效率变革。
科达自控致力于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矿山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矿山智能化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革,科达自控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矿山生产全链条,打造从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到决策执行的闭环体系。
山西双雁药业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成品制剂等产品,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通过“智能制造+算力底座+产业生态”三位一体布局的强大效能,依托高性能数据服务器及中控技术管理平台,驱动生产全流程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赋能医药产业升级。
在生产线上,双雁集团以数据驱动、人机协同、绿色高效为核心理念,深度融合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算力数据、实时监控、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构建起可感知、自决策、快速响应的制造体系,从而实现生产效率、质量、灵活性与可持续性的全面提升。据测算,系统投入应用后人工成本下降了40%左右,能源成本下降了15%以上。
可以看到,山西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深化全方位转型的窗口期。山西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坚实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应用场景,推进算网、算电、算产融合创新发展,形成面向京津冀、服务全国的算力产业高地,为三晋大地的资源型经济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