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一群低空企业云集深圳南山。
7月初,“X-Day”西丽湖路演社低空经济专场在深圳大学城国际会议中心开启,现场8家低空产业代表企业登台路演,覆盖了飞行汽车/eVTOL整机制造、无人机物流及安防应用、先进飞控与智能航行解决方案、新能源航空技术等一系列赛道。
投资界在现场看到,达晨财智、基石资本、啟赋资本、毅达资本、力合基金出现在评委席,美团战投、招商局创投、君联资本,容亿投资、初辉资本等一众投资机构聚首。
“中国无人机看深圳,深圳无人机看南山。”最近几年,深圳正在崛起为中国“低空经济第一城”,正如投资人的印象,深圳继大疆之后,又有一批低空创业项目源源不断生长出来。
深圳南山,投低空的VC来了
上午9点,南山深圳大学城国际会议中心,一场无人机表演拉开了此次低空经济专场路演的序幕。
随后,路演相继展开——一段炫酷视频开场,打造FPV无人机“全生态”品牌的泽芯未来首先上台,这是一家聚焦“低空安全行业应用”与“低空经济科技体育产业”,团队由众多90后、00后成员组成。
紧接着,一个海外项目登场。来自尼日利亚,并在哈工大深圳校区在读的博士穆哈麦带来了奥地利的仿生航空公司Bionica Aerospace,专注为国防、灾害响应、农业和城市交通设计下一代无人机系统,致力于彻底改变通用航空(GA)飞机行业。
还有全场呼声甚高的微至航空。这是一家货运无人机研发商,项目团队阵容豪华:创始人徐淳来自无人机独角兽企业,研发团队成员均毕业于“国防七子”院校。成立五年,微至航空已经拿下3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招商局创投,以及梁溪科创产业基金、金沙江联合资本、中关村发展启航产业投资基金等。
此外,压轴的星辰大海另辟蹊径,聚焦无人机和反无人机相关技术。2020年成立至今,这家公司的业务已经覆盖中东、东南亚和非洲数十个国家,和三大运营商及中国铁搭有紧密合作。而在进入路演现场之前,星辰大海已经拿下德迅投资、浙大联创投资等多家机构的融资。
现场项目不止于此,还有多次在创业大赛中获奖的千帆智能;聚集了北航、中兴、华为、国航、空客等一众名企团队背景的天空飞车;女创始人带领下,一群怀揣低空创业梦想团队的稞米科技;打破技术垄断的微型无人机开拓者华擎创新……
台上,路演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台下,达晨财智、基石资本、啟赋资本、毅达资本、力合基金等创投机构齐聚,联合北京银行深圳分行、太平洋保险、深圳市无人机协会担任点评嘉宾。
低空赛道火爆,现场还有美团战投、招商局创投、君联资本,容亿投资、初辉资本、辰奕智能、招商蛇口、铭利达、三旺通信、光庭信息、哈工大(深圳)等百余家投资机构、产业代表、上市公司及高校院所。
这是“X-Day”西丽湖路演社今年举办的第五场活动。从今年3月起,西丽湖路演社已经相继举办了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数字创意、生命健康、港股基石/锚定投资四大专场。
投资界了解到,作为南山区面向全国创新创业项目打造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西丽湖路演社旨在通过“投贷保”联动,集成线上线下多元服务,为企业提供智能化、一体化、定制化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方案。
活动自启动以来,已经与180家机构结成生态合作,并于每月首个周四连续举办专题路演活动。目前收到115个融资项目报名,累计为61家通过审核的企业对接创投、银行等机构超1000余家。
不止大疆
这里遍布低空创业公司
说起低空经济,深圳南山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地方。
如果瞰俯南山,一座高达200米、由悬索桥相连的塔楼一定映入眼帘——这是大疆创新全球总部基地“天空之城”。在这座新地标里诞生的一个个产品,占据了全球80%的无人机市场份额。
时间回到2006年,26岁的汪滔初出茅庐,从港科大毕业后就来到深圳,和几位同学在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里创办了“大疆创新”,寓意“大志无疆”。两年后,几个人搬进南山区西丽创业园的办公大楼,在那里开启大疆的征途。
时至今日,这家无人机巨无霸主要研发仍然集中在南山总部,而大疆带动的无人机产业链,已经吸引了上千家配套企业聚集深圳。
而在大疆成立的前两年,李红京放弃工作回国,在深圳南山一间民房里创立道通科技,直到2014年捕捉到无人机风口,李红京再次出发,跨界孵化了公司道通智能。
此后十年里,道通智能拿下包括中信证券投资、达晨财智等在内的5轮融资,印象里,这家公司在无人机领域颇为低调,却是全球极少突破无人机全链条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还是在深圳南山,2007年原联想集团全球副总裁陈文晖杀入无人机领域,带领团队创立飞马机器人。如今,这家在工业无人机赛道另辟蹊径的公司,身后已经站着君联资本、联想创投、深创投等一众头部机构。
还有成立于2020年的边界智控,前峰飞航空CTO翁海敏在南山区威新软件园创业,带领团队打破了eVTOL飞行控制系统的“卡脖子”难题,成立5年就聚集了红杉中国、东方富海、弘晖投资、普华资本、南山战新投、基石投资等一批知名机构。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纵览这片185.22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已经聚集超500家,上一年度低空经济总产值突破了550亿元。现在南山区已经覆盖飞控系统(芯片)、电池、电机等十大产业链环节,业界流传一句——“不出南山区就可造出一台无人机”。
一座低空之城崛起
极具前沿的低空产业,历来考验着一座城市的政策前瞻意识。
2023年初,深圳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打造低空经济中心。次年《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出台,深圳先一步成为全国首个明确立法支持低空经济的城市。
很快,南山区迅速发力。2024年3月,在“1+4+N”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框架下,《南山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专项扶持措施》出台,不到半年,《南山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出台——
目标到2026年,实现南山区低空经济产业显著集聚、产业规模全国领先,技术创新能力国际一流,低空智联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飞行服务应用广泛,低空经济生态成形成势,成为南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与此同时,南山开始规划构建“两区一廊”低空经济发展格局,打造前海-蛇口低空产业主题园区等,致力于落实深圳“低空经济中心”的战略部署。
密集布局之下,南山区低空经济已形成三大优势——
一是无人机产业基础雄厚。正如上述提到,南山区涉及低空产业的企业超过500家,集聚了大疆创新、道通智能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已形成了完整的消费级无人机产业链,并且在工业级无人机中涌现了部分具备潜力的企业。
二是科研资源较丰富。南山产学研资源集中,与低空经济直接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12所,高能级科研创新载体11家,已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条。
三是应用场景丰富。依托无人机产业优势,南山区积极拓展休闲航拍、物流配送、载人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等多元特色场景,前三季度累计飞行十万架次。
其中即时配送方面,美团无人机已在南山区开通17条航线;物流运输方面,丰翼无人机在南山区已开通常态化运营的低空物流航线7条;而在各大城市颇为关注的载人运输上,东部通航在联想后海中心大厦楼顶落地南山首个A类高架直升机场和城市候机楼,开通市际、城际18条常态化飞行航线……
过去一年,南山在产业筑基、场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试验区谋划、项目招引等各个方面发力,这段时间里,低空飞行架次超过11万、累计开通80条各类航线,全球首次eVTOL跨城跨湾演示飞行成功,引进了零重力、泽芯未来等一批重点低空企业。
此前一段深圳的宣传视频刷屏,视频讲述的是一个有飞天梦的男孩,用废旧纸箱叠成翅膀试飞。多年后,男孩两鬓斑白,他在无数次失败后做出机械翅膀,从深圳高空一跃而起,完成了儿时的梦想。
这是属于深圳的故事,也是这里无数创业故事的缩影。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