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人工智能 在 7 月 26 日举办的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 2025》正式发布。该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共同编写,已连续五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布。
报告聚焦基础支撑、资源与环境、科技研发、产业与应用、国际合作交流 5 个维度,通过构建三级指标体系,采用 39 项评价指标,对 46 个重点国家 2024 年的 AI 创新发展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力图客观反映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格局,分析各国所处位势和发展优劣势。
《指数报告 2025》显示,美国和中国稳居第一梯队,总分大幅领先其他国家。2024 年,美国以 77.97 的总分居全球最高,中国总分为 58.01 分,排名第二。对比 2023 年,中美整体发展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两国分差从 2023 年的 22.02 分,缩小至 2024 年的 19.96 分。相对其他国家,中美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两国的人工智能芯片企业数量、高层次人才数量、顶刊顶会论文数量、大模型数量之和均占参评国家总数的 50% 以上。
另外,第二梯队整体规模收缩,入围国家各具发展优势;第三梯队国家大多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具备良好基础,但在人工智能创新方面处在中等水平,缺少突出优势;第四梯队国家普遍存在短板,能力有待提升。
中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格局中的两强之一,其发展形势广受关注。《指数报告 2025》显示,2024 年,中国 5 个一级指标均排名第 2;计算基础、人才、教育等 8 个二级指标排名前 2;电站容量、顶级论文量、大模型数量等 20 个三级指标排名前 2。
对比近几年的评价结果可以发现,我国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正在取得积极成效。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五年累计顶会论文作者数量达 3000 余人,首次超过美国;高质量研究产出持续活跃,顶会顶刊论文较 2019 年数量翻一番,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贡献的人工智能开源项目较 2018 年增长超 1.5 倍,超高影响力人工智能开源项目位列全球第 2;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3 年至 2024 年间我国企业数量增长超过 5.5 倍;但与美国相比,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整体上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高价值专利数量、风险投资规模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