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低空飞行器 7 月 15 日,小鹏汇天正式宣布完成 2.5 亿美元 B 轮融资。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飞行汽车的研发攻坚、量产生产线搭建及商业化落地,为其首款产品的上市按下 “加速键”。
在飞行汽车赛道愈发拥挤的当下,这笔融资不仅彰显了资本市场对低空出行赛道的信心,更预示着小鹏汇天距离 “让飞行汽车走进现实” 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锁定 2026 年交付,预售订单破 4000 台
此次融资的核心支撑,是小鹏汇天即将量产的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 “陆地航母”。这款定位高端的低空出行工具,创新性地采用 “陆行舱 + 飞行舱” 分体设计 —— 地面行驶时,飞行舱可固定在陆行舱上,作为普通新能源汽车使用;需要飞行时,飞行舱可脱离陆行舱独立升空,实现垂直起降和低空巡航。
据官方披露,该车型计划于 2026 年正式量产交付,售价控制在 200 万元以内。尽管价格远超传统汽车,但市场热情已提前显现,目前预售订单已突破 4000 台,其中不乏科技企业高管、高端车主等对新出行方式高度关注的群体。
量产工厂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今年 Q4 竣工倒计时
资金到位的同时,生产端也传来进展: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正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 2025 年第四季度全面竣工。这座工厂将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涵盖飞行舱碳纤维机身制造、动力系统集成、智能飞控系统调试等核心环节,设计年产能可达 5000 台。
工厂的落成将解决飞行汽车量产的核心瓶颈。小鹏汇天表示,工厂配备了行业领先的 “飞控系统标定实验室” 和 “电磁兼容测试中心”,可模拟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场景,确保每台产品出厂前都经过严苛测试。此外,工厂还将同步建设低空交通管理调度模拟系统,为未来飞行汽车的商业化运营积累数据。
资本押注低空出行赛道,200 万级产品能否打开市场?
此次 B 轮融资的完成,让小鹏汇天在飞行汽车赛道的资金储备更具底气。尽管 200 万元的售价将其定位为 “高端小众产品”,但业内认为,这一价格已较早期概念产品大幅降低,且随着量产规模扩大,未来有望进一步下探。
从市场需求看,城市短途通勤拥堵、高端救援、私人航空等场景对飞行汽车的需求日益凸显,为产品商业化提供了想象空间。
分析认为,随着量产工厂竣工、融资到账、订单储备充足,小鹏汇天正一步步将 “飞行汽车” 从科幻变为现实。2026 年交付节点的临近,不仅意味着消费者将迎来全新的出行选择,更标志着中国低空出行产业即将进入 “量产元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