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7月2日 美国加州圣何塞州法院的陪审团近日作出一项震动科技行业的裁决:谷歌因非法收集 Android 用户蜂窝数据,需向集体诉讼原告赔偿 3.14 亿美元(约合 22.5 亿元人民币)。
这一判罚标志着,这起始于 2019 年的诉讼,终于揭开了安卓系统在用户隐私保护层面的灰色操作,也让科技巨头的数据控制权争议再次浮出水面。
诉讼起源:用户流量账单上的 "隐形消耗"
事件的导火索源于 2019 年几位安卓用户的偶然发现。他们注意到,即便关闭 WiFi 仅使用蜂窝数据网络时,手机流量仍在被不明后台程序消耗,账单中频繁出现小额数据扣费。进一步调查显示,这些流量指向谷歌服务器 —— 用户并未主动操作,却在为谷歌的数据传输买单。
原告律师团队在诉讼中指控称,谷歌通过修改 Android 系统底层代码,使设备在未连接 WiFi 时自动向服务器传输位置信息、应用使用记录等数据。这种 "偷跑流量" 的行为不仅侵犯用户知情权,更实质盗用了用户付费购买的蜂窝数据资源。
诉讼强调,谷歌将这些数据用于优化广告精准度(如根据位置推送本地商家广告)和提升地图服务(如实时路况更新),直接转化为企业商业利益。
法庭交锋:"必要服务" 与 "隐私侵犯" 的定义之争
庭审焦点集中在两个核心问题:数据传输是否获得用户授权?传输行为是否具有合理性?
原告方提供的证据显示,谷歌在用户协议中以模糊表述掩盖了蜂窝数据的具体用途,多数用户并未意识到关闭 WiFi 后仍会产生数据传输。技术专家作证称,安卓系统的 "后台同步" 功能被刻意设计为默认开启,且隐藏在多层设置菜单中,普通用户难以完全关闭。
谷歌则坚称行为合法,其发言人何塞・卡斯塔涅达强调,数据传输是为了保障设备 "安全性、性能和可靠性",例如实时推送系统更新、同步账户信息等,且单条数据流量仅相当于一张照片的 1%,"对用户影响微乎其微"。公司还指出,用户在首次激活设备时已同意相关条款,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授权。
但陪审团最终认定,谷歌存在 "故意隐瞒数据传输细节" 的过错,其协议条款未明确区分 WiFi 与蜂窝数据的不同处理方式,设置界面也存在误导性,实质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这种 "技术性规避" 构成对用户财产权(付费流量)和隐私权的双重侵犯。
行业警示:巨头数据控制权的再审视
分析认为,这起判决的影响远超单一案件,而是对行业有深层警示。
在用户权益层面,它首次明确将 "蜂窝数据使用权" 纳入隐私保护范畴,意味着科技公司不能再以 "服务必要" 为由无偿占用用户付费资源。后续可能引发更多针对 iOS、Windows 等系统后台流量的集体诉讼。
在企业合规层面,谷歌的上诉或将推动法院进一步界定 "合理数据使用" 的边界。目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 "默认开启数据收集" 模式,可能面临更严格的法律约束。
而在技术伦理层面,这一判决暴露了 "功能便利性" 与 "用户控制权" 的深层矛盾。安卓系统的设计逻辑中,"无缝服务" 往往优先于 "透明可控",这种倾向或将被迫改写。
值得注意的是,3.14 亿美元赔偿对年营收超 2800 亿美元的谷歌而言并非重创,但其象征意义远大于金额本身。不过,当用户开始为每一寸数据流量较真,科技巨头的 "数据霸权" 时代,或许正迎来转折的序幕。
- 谷歌被判22.5亿元天价赔偿背后:安卓数据暗箱操作的五年拉锯战
- HDC 2025:开发者搭上“鸿蒙快车”,鸿蒙生态加速前行
- HarmonyOS 6开发者Beta正式启动:打造无处不在的AI体验
- 马蜂窝发布夏季“旅行蜂向标”,进山、玩水、拥抱草原是最受关注的夏季玩法
- 饿了么灰测“悦享会员”加码用户体验,提供一系列专属优惠和个性化服务
- 启信宝2025奶茶趣味报告:奶茶企业5年激增140%,40万家共筑3500亿帝国
- 《黑神话:悟空》PS5国行版将于6月18日正式发售,建议零售价268元起
- 报告:2029年美国AI搜索广告支出将达260亿美元,占比13.6%
- 重塑内生安全体系 实现AI时代安全突围 ——2025北京网络安全大会(BCS)开幕
- 覆盖上百国家!启信慧眼全球供应链“风险地图”助力中企安全“出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