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一季度业绩大涨,整合极氪后节省成本,净利润翻两倍!
随着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的公布,这家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再次以其稳健的营收增长和显著的提升利润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份成绩单不仅展示了吉利汽车在价格战市场环境下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同时也表明了公司通过整合极氪品牌后,有望在研发、供应链和运营等方面实现显著的成本节省。
首先,报告显示,吉利汽车在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达到了72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约24.5%。这一增长幅度显示出吉利汽车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大实力,以及其在核心业务领域的稳健发展。毛利也实现了同比增长,达到了114.37亿元,毛利率也有所提升。这些数据表明,吉利汽车在成本控制和产品议价能力方面保持了稳健,为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然而,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净利润的大幅增长。期内,吉利汽车的税前利润高达66.83亿元,同比激增323.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了56.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5.60亿元大幅增长了263.6%。相应的,归母净利率也从2.68%跃升至7.82%。这一数字的翻两倍,无疑展示了吉利汽车在管理运营效率、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策略方面的显著提升。
然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并非偶然,而是吉利汽车在运营策略上的明智决策和战略转型的成果。吉利汽车管理层通过精细化的市场分析和果断的决策,成功应对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汽车在新能源业务方面的强劲增长。
在新能源领域,吉利银河、极氪、领克三大品牌新能源车第一季度销量33.9万辆,同比增长135%,国内新能源渗透率超50%。特别是吉利银河品牌,第一季度累计销量近26万辆,同比增长214%,增长势头非常猛。这一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也得益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营销策略。
而在极氪品牌的整合方面,吉利汽车更是看到了潜在的巨大成本节省空间。根据财报会议上的公开回应,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只有通过深度整合资源,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合并完成后,在研发投入上,预计可以实现10-20%的成本降低;在供应链上,通过技术协同可以实现5%-8%的成本降低;在制造上,工厂的利用率可以实现3%-5%的提升;对于支持部门,可以实现10%-20%的费用降低。
此外,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也表示,整合后集团将实现整体效益超5%,研发效率、管理效率及营销效率达到15%-20%。这无疑为极氪未来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
总的来说,吉利汽车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可谓亮眼。营收的稳健增长和净利润的大幅飙升,无疑为市场注入了强心针。而极氪品牌的整合,更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有望在未来带来显著的节省成本的效果。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吉利汽车在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成就。
- 纯度超过99.9% 恩捷股份发多款全固态硫化物新品
- 索尼微单十五周年,携旗舰阵容亮相2025 CHINA P&E
- 华为云黄瑾:超节点六大科技创新引领AI基础设施革新,CloudMatrix 384重塑未来智能世界
- OceanBase打破行业纪录,共享存储技术让存储成本直降50%
- OceanBase揭秘Data×AI战略:推出首个AI赋能RAG产品,数据智能新篇章开启
- 字节福利调整:多地取消打包餐食、午休禁止关灯,员工热议工作方式变革
- 小鹏高级总监袁婷婷揭露:激光雷达并非看得远才是真命题
- 小米汽车回应前保险杠变形:阳光暴晒致变形,上门取送车维修引热议
- 比亚迪落户匈牙利:跨国巨头紧邻多瑙河的欧洲新篇章
- 外国电影逆袭?今年中国票房占比不足5%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