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高级总监袁婷婷揭露:激光雷达并非看得远才是真命题

小鹏高级总监袁婷婷揭露:激光雷达并非看得远才是真命题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围绕辅助驾驶的路线之争也愈演愈烈。视觉派与激光雷达派各自坚持己见,而小鹏汽车作为其中的一员,经历了从激光雷达到视觉的转变,最终选择了视觉路线。这一决策背后的原因,近日得到了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产品高级总监袁婷婷的回应。她以丰富的词汇、清晰的逻辑和专业的态度,为我们揭示了激光雷达并非看得远才是真命题。

首先,袁婷婷指出了激光雷达的几个缺点。作为一种主动传感器,激光雷达通过向外发射近红外光以及反射回波来计算距离,但随着距离增加,激光束发散角扩大,能量密度呈平方反比衰减,导致在远距离测量时回波信号强度和点云密度大幅降低。这使得激光雷达在检测远距离目标时,无法准确识别出塑料袋或横行的电瓶车等障碍物。

对于大模型方案来说,最好的传感器不是激光雷达,而是高分辨率摄像头。袁婷婷以192线激光雷达为例,指出在200米外的物体,激光雷达获取的信息与800万像素摄像头获取的信息相比,回波信号强度和点云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远距离目标识别上,高分辨率摄像头更具优势。

此外,袁婷婷还指出了激光雷达的另一个问题——多径效应和低帧率。激光雷达在测量远距离的复杂地形或障碍物时,可能发生多次反射,导致回波信号混叠,使得原来的信号失真,或产生错误。同时,业界主流激光雷达的处理帧率不及摄像头帧率的一半,低频的帧率会让远距离且高速移动物体的识别误差进一步加剧。

不仅如此,袁婷婷还深入分析了激光雷达的天气敏感性。近红外光的波长短,根据波粒二象性,波长越短粒子属性越强,衍射性越差,遇到雨雪雾等极端天气就会在传感器附近几米内形成一团噪点,无法穿透这些透明障碍物看到雾气后面的目标。而毫米波雷达波长更长,衍射性好,雨雾特性好。这就意味着激光雷达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会受到严重影响,而毫米波雷达则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袁婷婷通过丰富的词汇、清晰的逻辑和专业的态度,揭示了激光雷达并非看得远才是真命题。她指出了激光雷达在远距离测量、多径效应、低帧率、天气敏感性和信息密度低等方面的缺点。而高分辨率摄像头则在远距离目标识别上更具优势,更能适应恶劣天气条件。因此,小鹏汽车选择视觉路线,是基于对技术优劣的深入分析和权衡。

此外,袁婷婷还强调了视觉方案的优势。视觉方案通过摄像头获取环境信息,具有信息密度高、实时性强、成本低等优点。而且视觉方案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不断优化,提高识别精度和速度。因此,小鹏汽车选择视觉路线,也是基于对未来发展的考虑和预测。

总之,小鹏高级总监袁婷婷的发言为我们揭示了激光雷达并非看得远才是真命题这一事实。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各种传感器和技术方案都有其优缺点,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分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同时,我们也要相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选择,相信视觉方案在未来自动驾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5-17
小鹏高级总监袁婷婷揭露:激光雷达并非看得远才是真命题
小鹏高级总监袁婷婷揭露:激光雷达并非看得远才是真命题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围绕辅助驾驶的路线之争也愈演愈烈。视觉派与激光雷...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