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跨国打假7-Eleven LABUBU侵权案 官方发声

泡泡玛特跨国打假7-Eleven LABUBU侵权案 官方发声

近日,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在美国对便利店连锁巨头7-Eleven提起诉讼,指控其销售假冒LABUBU玩偶。这一跨国知识产权纠纷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也折射出中国原创IP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

一、事件背景:从社交平台曝光到法律行动

事件起源于美国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维权视频。网友反映在7-Eleven购买的"LAFUFU"玩偶与正版LABUBU高度相似,但做工粗糙,包装简陋,售价却与官方渠道持平。泡泡玛特向界面新闻确认诉讼属实,表明品牌对海外维权的决心。

LABUBU作为泡泡玛特旗下核心IP,凭借独特设计成为全球潮玩市场现象级产品。其限量款在二级市场溢价高达数十倍,2023年6月中国海关查获的侵权商品就涉及多个口岸,"海关大战假拉布布"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

二、侵权认定:法律视角下的争议焦点

知识产权律师指出,本案核心在于"实质性相似"认定。根据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DMCA)和《兰哈姆法》,高仿品若在形象设计、色彩搭配等要素上与原创IP构成混淆性相似,即构成侵权。

值得注意的是,7-Eleven作为渠道商的法律责任存在争议。美国司法实践中,零售商若能证明已尽合理审查义务,可能减轻责任。但本案中假货与正品同价销售,客观上助长了市场混乱。

三、行业影响:潮玩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困局

1. 维权成本高企:跨国诉讼涉及取证、管辖权等复杂程序,单个案件成本可达百万美元量级

2. 灰色产业链成熟:第三方数据显示,全球潮玩假货市场规模已突破50亿美元,形成生产、物流、销售的完整链条

3. 消费者认知偏差:部分买家因正品稀缺转向仿品,客观上形成侵权商品生存空间

四、企业应对策略的多维探索

泡泡玛特近年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维权体系:

- 技术层面:应用区块链溯源系统,2022年已实现全系列产品数字身份证覆盖

- 法律层面:在20个主要国家完成IP注册,建立跨国律师协作网络

- 市场层面:通过限定发售、会员专属通道等机制抑制炒卖行为

**五、专家观点:全球化时代的IP保护新命题**

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专家认为,本案具有标杆意义:"中国文创企业出海时,需同步构建知识产权防火墙。建议采取‘预防性注册+大数据监测+本地化合规’的组合策略。"

纽约大学法学院研究显示,美国零售商侵权案件平均审理周期达18个月。此次诉讼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提升国际市场对中国品牌维权能力的认知。

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业界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该事件也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运营敲响警钟:在开拓国际市场时,知识产权保护必须与业务扩张同步推进。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盾牌,才能让原创设计在海外市场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7-24
泡泡玛特跨国打假7-Eleven LABUBU侵权案 官方发声
泡泡玛特跨国打假7-Eleven LABUBU侵权案 官方发声 近日,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在美国对便利店连锁巨头7-Eleven提起诉讼,指控其销售...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