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办重拳出击 严打自媒体造谣乱象

网信办重拳出击 严打自媒体造谣乱象

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自7月24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旨在进一步规范自媒体信息发布行为,严厉打击编造不实信息、误导公众等乱象,持续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一、专项行动背景与目标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然而,部分自媒体为博取流量、吸引眼球,不惜编造虚假信息、歪曲事实,严重扰乱网络传播秩序,损害公众利益。针对这一现象,网信办将此次专项行动纳入2025年“清朗”系列行动总体安排,重点整治四类突出问题,包括恶意蹭炒误导公众、多种手段歪曲事实、不做标注以假乱真以及专业领域信息不实等行为。

二、重点整治方向

1. 恶意蹭炒误导公众

部分自媒体在热点舆情或公众人物事件中,假冒当事人或知情人士身份,编造虚假信息,干扰舆论。例如,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虚构伤亡人数、捏造事件进展,或在财经、军事等领域发布所谓“权威报道”,误导公众认知。

2. 多种手段歪曲事实

利用AI技术仿冒他人、编造虚假社会新闻,或通过剧情摆拍、拼凑剪辑等手段虚构事件情节。此外,部分自媒体还歪曲解读政策法规,散布“即将取消”“重大变动”等不实信息,甚至借助网络黑灰产刷榜打榜,操纵热搜榜单。

3. 不做标注以假乱真

部分自媒体在发布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等信息时,未标注或模糊标注来源,甚至故意弱化标注标识,使公众难以追溯真实信息源头。

4. 专业领域信息不实

部分账号冒用专家身份,发布未经科学验证的内容,或篡改真实案例、历史事件,借专业知识分享之名行虚假宣传之实。

三、平台责任与技术治理

此次专项行动不仅针对自媒体账号,还强调平台的主体责任。网信办要求各平台建立健全技术识别机制,加强信息来源标注和专业资质认证,从源头遏制不实信息的传播。同时,鼓励平台优化算法推荐机制,减少虚假内容的曝光,并完善用户举报和内容审核流程。

四、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此次整治行动将进一步规范自媒体行业,促使从业者加强自律,提升信息发布的真实性和专业性。长期来看,建立更完善的内容审核机制、加强行业监管与用户教育,将是净化网络环境的关键。

结语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平台的严格管理。此次专项行动的开展,体现了监管部门对网络乱象的零容忍态度,也为构建更加清朗的网络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各方需共同努力,推动形成健康、有序的网络信息传播环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7-29
网信办重拳出击 严打自媒体造谣乱象
网信办重拳出击 严打自媒体造谣乱象 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自...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