赜灵生物B+轮获近4亿融资,AI新药研发赛道热度不减
近日,成都赜灵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4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高榕创投、济峰资本、齐济投资、五源资本及中源投资跟投,四川生物医药产业集团持续加码。在当前全球生物医药融资趋缓的背景下,赜灵生物成功完成大额融资,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其研发实力的认可,也反映出AI驱动的新药研发赛道仍保持较高热度。
融资用途聚焦临床推进与技术升级
根据公司披露,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多款创新药物进入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并拓展新研发管线。同时,赜灵生物计划强化其三大核心技术平台——结构生物学平台、AI驱动的药物设计平台以及类器官-PDX双轨验证平台。这些技术平台的协同作用,有望加速公司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的差异化创新药物开发。
赜灵生物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以结构生物学与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创新药研发企业。公司专注于First-in-Class(FIC)和Best-in-Class(BIC)药物的开发,目前已构建覆盖新药研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创新平台。截至当前,公司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4项(其中国际专利17项),另有45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并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及美国FDA临床批件共计19件。
行业背景:AI新药研发持续受资本青睐
尽管全球生物医药行业融资整体放缓,但AI驱动的药物研发领域仍展现出较强的抗周期能力。近年来,AI技术在靶点发现、分子设计、临床试验优化等环节的应用日益成熟,显著提升了新药研发的效率与成功率。赜灵生物的成功融资,进一步印证了资本市场对AI新药研发赛道的长期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赜灵生物并非孤例。国内外多家AI制药企业,如英矽智能、Exscientia、Schrödinger等,近年来均获得大额融资或实现上市。这一趋势表明,AI与生物医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共识,而具备全链条技术能力的企业更易脱颖而出。
创始人展望:迈向国际化发展
赜灵生物创始人陈俐娟教授表示,随着公司核心品种进入III期临床,2025年将成为其全球化发展的元年。这一表态凸显了公司进军海外市场的决心。目前,中国创新药企的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而具备差异化技术优势和临床价值的企业更有可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启明创投合伙人陈侃博士也对赜灵生物的潜力表示认可。他认为,公司凭借全链条创新平台,已在多个治疗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未来有望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
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前景乐观,AI新药研发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技术落地的临床验证、数据隐私与合规性问题,以及高昂的研发成本等,均为企业需要跨越的门槛。对赜灵生物而言,如何高效推进III期临床、平衡管线布局与资金消耗,并实现海外市场的顺利拓展,将是其下一阶段的关键任务。
总体来看,赜灵生物此次融资不仅为其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AI新药研发赛道增添了信心。在资本与技术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创新药企的全球化征程或将迎来新的突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