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报告:教育机器人市场半年销售额达10.7亿元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教育机器人市场硬件销售额达到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IDC同时预测,到2029年,该市场硬件销售额将攀升至39.3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2.9%。这一数据反映出教育机器人行业正步入稳健增长阶段,展现出较强的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

根据IDC的定义,教育机器人是指基于计算机自动控制、可联网、具备至少一个自由度或拟人化情绪表达能力,并内置教育相关内容的智能产品。目前,教育机器人主要分为编程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和交互机器人三大类别,分别服务于不同教育场景和用户需求。

IDC中国研究总监潘雪菲指出,当前教育机器人行业竞争正从早期的“硬件创新”阶段逐步转向“生态竞合”模式。她表示,由于市场格局尚未完全固化,本土企业凭借对国内教育环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内容研发与服务体系方面的积累,正在与国际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技术参数或产品功能,而更多取决于对教育场景的深度洞察和资源整合能力。

潘雪菲进一步强调,随着用户需求日益分层化和个性化,能否构建“硬件+内容+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将成为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她认为,教育机器人不仅是一项技术产品,更应被视为与教育本质深度融合的载体。其长期发展不仅依赖技术迭代,更需依托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用户行为的深入把握。

从市场结构来看,编程机器人目前占据较大份额,主要应用于STEAM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仿生机器人则在生物、工程类教学中逐渐普及;而交互机器人则更多用于语言学习、情绪培养和特殊教育领域。不同品类在不同学段和教育场景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应用态势。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教育机器人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术标准化程度不足、部分产品与实际教学需求脱节、价格偏高导致普及受限等问题。此外,教育机器人的效果评估和长期教育价值仍需更多实证研究支持。

展望未来,IDC预计那些能够率先完成生态闭环布局的企业,将在未来五年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核心位置。这意味着企业需加强跨领域合作,与教育机构、内容开发者和技术服务商形成协同,共同推动产品创新与场景落地。

总体而言,中国教育机器人市场正进入一个更加注重实效与融合的发展新阶段。在政策支持、技术推动与教育需求升级的多重因素作用下,这一市场有望持续扩容,并为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助力。

(注:本文在资料搜集、框架搭建及部分段落初稿撰写阶段使用了 AI 工具,最终内容经人类编辑核实事实、调整逻辑、优化表达后完成。)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9-03
IDC报告:教育机器人市场半年销售额达10.7亿元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教育机器人市场硬件销售额达到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IDC同时预测...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