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博创创始人:唯有安全筑基,低空经济万亿市场才能真正腾飞

8月6日消息(苡臻)当“低空经济”首次出现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新兴领域便被按下发展“快进键”,成为产业关注的新焦点。一年多来,政策密集出台、技术加速迭代、场景逐步落地,低空经济正从“云端构想”走向“地面实践”。

近日,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夏丽华女士接受C114专访,就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态势、技术突破、标准构建及商业前景等核心问题,深度解析产业 “加速起跑”背后的逻辑与路径。

低空经济安全与发展协同路径愈发清晰

“过去一年,我国低空经济正式迈入‘加速起跑’阶段,呈现出‘政策锚定方向、安全筑牢根基、场景逐步落地’的鲜明特征。”在谈及产业发展态势时,夏丽华表示,自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后,整个产业从概念探索走向了实质性推进,安全与发展的协同路径愈发清晰。

政策层面,《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在2024年正式实施,首次明确敏感区域必须部署低空安防系统,为低空飞行划出了“安全红线”,标志着行业从“无序生长”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实践层面,深圳、长沙等23个低空经济示范区将空域监管系统列为基建标配,实现了低空安全保障与区域发展的深度绑定,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基建先行”经验;

技术层面,低空安防领域完成了从“黑飞治理”到“感知+管理”一体化服务的转型,全频段覆盖、智能化响应成为技术主流,这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筑牢了安全防线。“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低空安防是低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这一年的突破恰恰印证了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唯有安全筑基,万亿市场才能真正腾飞。”她说道。

新兴技术与低空系统融合是产业升级必然趋势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当下,低空经济的产业格局正被一系列关键技术深刻重塑。

夏丽华指出,全频段无人机侦测反制技术、无人机通导监(通信、导航、监视)频率保护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等核心技术,突破了传统单一频段、固定场景的局限,实现了对低空电磁环境的“全时域、全空域、全频段”感知与管控,这正是保障低空安全的核心。

(夏丽华出席“投资成都”低空经济产业对接会,向参会者介绍全频段智防系统)

而6G、AI、大模型、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与低空系统的融合,则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6G和5G-A技术大幅提升了低空通信与感知的“穿透力”,为飞行器间、飞行器与地面系统的实时协同提供了高速、可靠的连接基础,推动低空作业从“单机运行”走向“集群协同”;AI与大模型的融入,正在改变低空安全的“响应模式”,以大公博创为例,将AI大模型引入无线电分析,能在城市复杂电磁环境中快速识别可疑信号,让“发现威胁”从“人工研判”升级为“智能预警”;自动驾驶技术则降低了低空作业的门槛,通过自主避障、路径优化,让物流、巡检等场景的规模化运营成为可能。

“这些技术融合,最终将从三方面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夏丽华进一步分析,一是提升安全冗余,通过“感知-分析-响应”闭环降低事故风险;二是提高运营效率,支撑大规模、常态化低空作业;三是拓展应用边界,让低空旅游、城市服务等场景从试点走向规模化落地。

多方协同 实战导向:推动标准统一与商业落地

标准是产业规范发展的“顶层设计”。夏丽华认为,当前低空经济的标准体系处于“框架已搭、细节待补”的阶段。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奠定了政策基础,23个示范区在空域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局部标准,但跨区域协同不足、技术指标不统一等问题仍存在,尤其在低空电磁频谱管理、多平台数据互通等细分领域,标准尚未完全覆盖。

推动形成统一、可执行的标准体系,需要“多方协同、实战导向”。她提出三点路径:首先企业应深度参与,将实战经验转化为标准;同时,强化军民融合,将军方成熟的频谱管控、协同作战标准向民用领域延伸,为商用场景提供“兜底保障”;此外,以示范区为试点,通过平台的标准化API接口,打通各地低空调度系统、第三方服务平台的数据壁垒,在实践中验证标准的可行性,再逐步向全国推广。

“标准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只有兼顾‘技术逻辑’与‘实战需求’,才能让标准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指南针’。”

在商业落地层面,未来3-5年将涌现一批能形成正循环的模式。例如,低空安防服务通过年度运维合同、应急响应收费实现持续收益;低空物流与应急协同结合“常态化服务+应急溢价”,可快速摊薄成本;智慧低空管理平台按接入规模或功能模块收费;城市低空服务网络通过票务分成、广告植入盈利。这些模式的核心是“安全筑基、场景复用”,让低空安防设施成为可复用的基础设施,形成“安全投入-场景落地-收益反哺”的良性循环。

大公博创让低空飞行既自由又安全

谈到公司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战略与产品布局,夏丽华表示,大公博创自2014年成立以来,就肩负着“为国防与民用领域构建无线电安全秩序”的使命,在低空经济领域,以“成为低空经济的‘安全基建商’”为目标,构建了“硬科技打底、软能力赋能”的立体布局。

硬件上,从2017年推出“天弓”无人机管控系统,到如今“天眸”全频段无人机侦测测向设备,“全频段”无人机管控综合保障车,天御无人机察打诱一体设备,天维手持式无人机察打一体枪,再到覆盖全国 25个省份的“通导监”系统,全频段硬件矩阵已实现电磁空间安全领域的全面覆盖,适用于国防与公共安全、智慧城市与交通管理等领域,为军事基地、机场、城市禁飞区等场所的安全监控提供有力支持,有效应对非法无人机带来的各类威胁。

软件与平台端,打造“天网微云”低空平台,通过标准化API与各地低空调度系统对接,实现监测数据实时共享与算法加密传输,目前已接入中移凌云、联通政务、民航二所、成都公安等多个第三方平台。“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已服务于数百场重大活动,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均成效显著。”

面向未来,大公博创计划产品端将推出面向城市的网格化低成本方案,同时研发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通过无线电摄像头和大模型控守技术,为低空起降场、航线提供全天候频段护航;标准端,深度参与国家低空安防标准制定,推动军民融合技术转化,预计三年内实现技术服务覆盖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生态端,与运营商共建 “低空安全体系”,用“频感一体”协同“通感一体”,为每一条低空航线绘制电磁地图,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采访最后,夏丽华表示,“正如我们始终坚信的:让低空飞行既自由又安全,是大公博创的使命,也是中国低空经济‘腾飞’的基石。”话语中,既有对企业责任的坚守,更有对产业未来的信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8-06
大公博创创始人:唯有安全筑基,低空经济万亿市场才能真正腾飞
大公博创创始人:唯有安全筑基,低空经济万亿市场才能真正腾飞,C114讯 8月6日消息(苡臻)当“低空经济”首次出现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新兴领域便被按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