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专稿(艾斯)中国正在引领全球定义人工智能(AI)时代的发展新秩序。
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吸引了创纪录的超35万参观人次,从展馆现场水泄不通的人流到一座难求的各大主题论坛峰会,从AI大模型能力的持续迭代到具身智能的加速落地,甚至“百花齐放”都不足以形容本次盛会所呈现出的中国企业AI创新实力。
根据普华永道最新报告显示,AI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内推动全球经济规模增长15%。这将使全球经济的年增长率额外增加一个百分点,对全球经济的促进作用与19世纪工业化对全球经济增长影响的变化相当。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身处一个前景无限的“超级AI周期”。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信通院承办的“大模型智塑全球产业新秩序”论坛上,《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标杆案例荟萃》重磅发布,这些从全国300余项申报案例中最终入选的80个标杆案例,呈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标杆实践——中企通信凭借“大模型安全围栏平台”解决方案成功入选,这不仅是其对长期坚持AI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努力的肯定,亦体现了这家中信成员企业在国家“人工智能+”行动中的躬身践行。
无安全,不AI
“百模大战”之后,大模型市场迎来了一段冷静发展期,行业对大模型的关注更加聚焦于实际场景应用效果,而不再只是单纯“卷参数体量”。与此同时,随着大模型深入应用于社会发展与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其安全性与合规性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信通院在上述论坛发布的“大模型开源安全倡议”再次强调了“安全是AI落地基石”这一行业共识。
“企业客户普遍担忧数据安全与模型安全。‘大模型安全围栏平台’的推出,正是从客户痛点出发,并基于中企通信自身的科研能力,打造的一个新型防护体系。”中企通信首席数据算法专家冯楠坪在接受C114专访时表示,无论是过去企业摸索上云的数字化时代,还是如今全社会面向AI时代的智能化转型,“安全”始终是刻在中企通信所有产品DNA当中的一个核心要素。
C114注意到,今年仅有三家企业入选《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标杆案例荟萃》“安全治理”类别,中企通信的“大模型安全围栏平台”便是其中之一。事实上,在此之前,中企通信已经连续两年入选中国信通院的大模型示范应用案例集。
据中企通信介绍,“大模型安全围栏平台”基于前瞻的AI技术和安全防护机制,充分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如DeepSeek等,从模型幻觉、非合规内容输出、模型越狱、应用漏洞、角色逃逸等多方面构建新一代动态化、场景化、智能化的大模型安全防护体系,可对模型生成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和过滤,保障模型生成内容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并覆盖从终端到传输层的各关键节点,可有效拦截非法访问、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
Gartner的调查显示[2],在AI成熟度较高的企业中,48%的领导者认为安全威胁是实施AI的三大障碍之一。中企通信研发技术经理余岳恒在采访中分析道,在AI与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安全需求具有跨行业普适性,如数据隐私、模型防攻击,该公司一直以来专注于新一代网络安全防护产品体系的建设,以及以安全为基石的AI赋能体系构建。
- 中国电信研究院50G-PON设备直采:华为、中兴、烽火中标
- 移动云上半年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1.3%
- 中国移动累计开通5G基站超259万个,RedCap实现县城以上连续覆盖
- 中国移动总智算规模61.3 EFLOPS,自建智算规模33.3 EFLOPS
- 网络攻击事件致SK电讯第二季度利润暴跌 流失近75万移动用户
- 中国移动5G网络客户达5.99亿户,渗透率达59.6%
- 网络攻击事件致SK电讯第二季度利润暴跌 流失近75万移动用户
- 中国移动上半年营收5438亿元: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
- Q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0% 首破千亿美元大关
- 中国移动上半年营收5438亿元:净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0%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