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三大运营商2025中期财报:行业已经到了“最艰难时刻”?

8月15日消息(艾斯)“未来,硅基生命的数量将超过人类,形成新的‘人口红利’。”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2025 MWC上海发表演讲时提出,信息通信业应积极把握“AI+”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开辟“碳硅融合创新”的新路径,让AI发展更好造福人类。

对于通信业来说,这样的观点不仅是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做出的高层次描绘勾勒,也同样反映出如今全球电信产业在失去人口红利后共同面临的“增量不增收”现实困境

在2025年上半年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业绩报告中,这一趋势再次凸显。尽管三家公司都实现了利润同比增长,但收入增幅却普遍低于2%,甚至中国移动上半年的整体收入出现了同比下降。

然而,电信运营商“艰难时刻”或许还要持续下去。在人工智能(AI)成为所有产业叙事核心的当下,这场全球性军备竞赛将需要长期的巨额资本投入,才能换取“不掉队”的参与资格与“分一杯羹”的可能性,电信运营商亦是如此。

传统业务已触及“天花板” 移动ARPU不增反降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同比增长1%;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867亿 GB,同比增长16.4%。这意味着,用户消耗了更多的网络流量,但电信运营商的收入却并未同步增加

反映在三家运营商的财报当中,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运收入人民币5,438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5,467亿元的收入同比微幅下降;其通信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670亿元,同比增长0.7%。

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人民币2,69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066亿元,同比增长1.3%;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641亿元,同比增长0.2%。

中国联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突破人民币2,00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联网通信收入达到人民币1,319亿元,相较2024年上半年1,251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0.5%。

这种“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并非中国市场的独有现象。来自爱立信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Top 40电信运营商在2013-2023年期间的主营收入年化平均增长率仅为0.3%,5G增收效果并不明显。

单从用户移动ARPU值来看,甚至出现了不增反降的逆行曲线。其中,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的移动ARPU为人民币49.5元;2024年同期则为51.0 元;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的移动用户ARPU达到人民币46.0元,去年同期则为46.3 元。

不过,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了5%左右的利润增长。其中,中国移动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842亿元,同比增长5.0%;中国电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30亿元,同比增长5.5%;中国联通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盈利达到144.8亿元,同比增长5.0%。

显然,在人口红利消失的存量市场揽客难度大幅增加,C端用户的争夺战早已白热化。财报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上半年仅净增了56万户移动客户。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移动5G网络客户达到5.99亿户,渗透率59.6%;中国电信5G网络用户数达到2.82亿户,用户渗透率达到65.2%;中国联通5G网络客户达到2.14亿户,未披露具体用户渗透率数字。整体来看,国内市场平均5G渗透率都已逼近高位水平。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运营商已经率先展开5G-A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升级。目前中国移动5G-A 网络覆盖超330个城市,RedCap超73.2万站。中国电信目前已在超300个城市规模部署5G-A载波聚合10万站和Redcap 60万站。中国联通亦指出其5G-A规模商用部署超过330个城市。

在固网业务方面,由家庭市场支撑的“融合业务”保持稳定增速。“双千兆”成为运营商财报的一个关键词,例如,中国联通指出其50%的用户选择了“双千兆”服务,融合业务渗透率超过77%、客单价超过百元。同时,中国电信的千兆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30.5%。目前,几家运营商已开始发力万兆光网金蛇,并逐步在国内落地试点城市——中国联通的万兆光网试点已达到106个城市。

AI持久战已打响 财报中最浓墨重彩的存在

在以云服务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兴业务收入增幅明显放缓的同时,AI在国内电信运营商财报中所占的篇幅愈来愈长。

杨杰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AI为中国移动带来收入的具体数量很难确切统计,但已经达到几十亿的数量级。中国电信则在财报中披露,2025年上半年智能收入(包括面向客户提供的AI、智算服务等收入)达到人民币63亿元,同比增长89.4%;中国联通亦指出,数据中心适智化改造成效明显,上半年AIDC签约金额同比增长60%。

智算基础设施能力规模方面,中国电信自有及接入智算总规模达到77EFLOPS保持行业领先,中国移动总智算规模61.3 EFLOPS紧随其后,中国联通智算总规模则达到30EFLOPS。

自研大模型和AI Agent方面,中国移动“九天”通专大模型矩阵全新升级到 3.0,重点布局能源、交通、新型工业化、医疗、教育等超50款行业大模型,并打造多模型和智能体聚合服务引擎 MoMA;中国电信打造了全模态、全尺寸、全国产“星辰”大模型,同时打造了80 多个行业大模型和30多个行业智能体,服务行业客户超2万家;中国联通则打造了多模共生的“元景”大模型,开放“元景万悟”智能体开发平台,在工业制造、经济运行、城市治理、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打造了上百个 AI 智能体。

实际上,电信运营商朝着AI服务提供商的转型符合全球电信业主流趋势。

例如,韩国SK电讯就是其中较为激进的一家电信企业代表。2025年3月,韩国SK电讯在2025MWC巴塞罗那大会上发布“AI金字塔2.0战略”,宣布将聚焦AI B2C、AI B2B、AIDC三大领域,以“AI驱动性能加速”为核心强化全球竞争力。根据其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显示,AI业务已成为目前SK电讯营收核心的增长引擎——其中,AIDC部门销售额同比增长13.3%,单季度收入稳定突破千亿韩元。

然而,在AI这一未来超长周期内最大潜在机遇面前,电信运营商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何止同行。无论是被称之为“Hyperscaler”的超大型头部云服务厂商,还是从一开始就专注于AI赛道的“专业选手”,都在真金白银地进行资本注入以实现技术领先。所有企业要想确保自身在这场AI竞赛中不掉队,必须付出巨大的成本与代价。

阿里云人工智能首席架构师师曲振斌在WIAC 2025上指出,目前在AI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美国市场万卡仅为入门槛,十万卡才是第一梯队新门槛;在中国市场,有万卡乃至十万卡集群建设能力的仅2-3家企业。在全球地缘政治环境急剧增加的不确定性前提下,不止是电信运营商,整体中国科技企业都需要在突破技术创新的同时,努力确保自身业务的韧性。

短期来看,AI相关业务为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正向影响将会延续,但其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仍相对较小,需持续加大相关投入,提升客户数量,并积极应对各种竞争。长期来看,当开篇所提的硅基生命真正形成新的“人口红利”时,对AI与智算服务将会变得无处不在,这样的场景有望在6G时代以后到来,届时,电信网络也将朝着“空天地一体”与“智算通感融合”进行全面转型。

捕捉收入增长新亮点 预示未来布局大方向

在运营商传统业务增长陷入停滞的同时,一些新的业务以惊人的三位数增长百分比,牢牢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例如,中国电信首次披露,上半年实现量子收入同比大增171.1%。量子通信用户规模突破600万,服务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超3000家行业客户。量子计算方面,实现量子计算真机部署、云平台应用、量子信息教育三大应用场景产品化,落地多个重大项目。在卫星通信方面,上半年中国电信卫星收入同比增长 20.5%,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终端超过2200万,汽车直连卫星合作车企达到6家。目前其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已拓展至东南亚。

SNS Telecom & IT 最新报告预测,2025 年至 2028 年间,垂直领域在 5G 专网上的年度投资将以约 41% 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中国是全球领先的5G专网市场之一,并且电信运营商在5G专网市场有着极高的参与度。

中国联通2025年上半年5G专网收入同比增长高达60%,目前已累计打造5G工厂7,500个;中国移动同期亦实现5G专网收入快速增长,达到人民币61亿元,同比增长57.8%;中国电信则在加快打造“5G+AI+云+应用”的 5G 定制网一体化产品体系。

在物联网领域,车联网与视联网为运营商收入做出更大贡献。中国移动宣布已累计服务智能网联汽车超6,900万辆,视联网连接数增长20.9%,已实现8,938万路视频云端互联。报告期内,中国电信视联网收入同比增长46.2%,海外车联网>85万卡;中国联通则宣称持续保持车联网市场行业主导优势,车联网连接数达到8,600万,在新能源市场份额行业第一。

国际业务亦成为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新的增长引擎——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140亿元,同比增长18.4%;中国电信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95亿元,同比增长18%;中国联通同期国际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68亿元,同比增长11%。

2025年以来,我们迎来了6G标准制定的关键窗口期,B5G与F5G升级正在中国市场稳步推进。在全球规模最大的5G/5G-A移动网络当中持续验证更多的5G应用案例,在千兆乃至万兆光网中逐步拓展家庭与企业场景的更多可能性,在低空经济与具身智能加速落地的政策与产业环境中找准自身定位,中国电信运营商从Telco向Techco的转型已经在进行当中。

行业危机之中,当然也蕴含着“破茧成蝶”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8-15
解构三大运营商2025中期财报:行业已经到了“最艰难时刻”?
解构三大运营商2025中期财报:行业已经到了“最艰难时刻”?,C114讯 8月15日消息(艾斯)“未来,硅基生命的数量将超过人类,形成新的‘人口红利’。”中国移动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