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消息(南山)伴随着夏日骄阳,我国量子科技越来越热。
就在近日,上海、成都、深圳、北京等城市,就有多场量子科技行业会议轮番举办:“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场景落地”科技沙龙、工业智能化与量子可信计算应用大会、量子科技未来产业发展论坛、第四届量子计算青年论坛、北京量子产业生态创新发布会……
会议背后,是不断增长的量子产业融资。据公开的消息,今年以来,包括玻色量子、图灵量子、国腾量子、华翊量子、九章量子、量旋科技、硅臻芯片、中科酷原、两仪万象……等一大批量子科技企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或天使轮融资,多家企业的融资规模过亿元,显示出资本市场对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的强烈看好。
而在一年之前,我国量子科技产业遭遇精准狙击:22家量子产业科研机构被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剥夺了相关机构在美国的贸易机会,将很难从美国采购到量子技术研究相关设备和元器件等物资。
这一看似威力巨大的武器,并没有遏制我国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反而在一年之后,成为产业繁荣的一枚助推器。
量子黑名单出台前后
据量子大观此前报道,2024年5月9日,BIS宣布将37家中国实体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其中包括了22家量子产业科研机构。BIS强调,上述中国量子机构因推动了中国量子技术进步以及获取或试图获取美国原产物项用于发展量子技术能力而遭到制裁。
制裁的理由倒也没有进行包装和掩饰,直截了当地表达了遏制我国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的态度。在本次制裁前几天,时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强调,“量子可能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计算突破”,美国正在采用“小院高墙”的做法来保护最敏感的技术。
市场竞争占尽优势时呼吁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眼看玩不过就泛化“国家安全”,这是美国惯常的做法,屡见不鲜。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美两国处于量子科技的最前沿。美国整体占优,中国正在迅速赶上,让美国人感受到了背后的气息。
量子大观在当时发表评论认为,无论是从量子企业数量、量子专利规模、量子技术和产业应用来看,中国都紧追不舍,技术不存在明显代差,美国并没有信心保持领先。这份量子黑名单会有不小的威力,但无需过于担忧,制裁手段用的次数多了,威力必然递减,且量子科技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还处在产业发展初期,并没有形成巨大的技术壁垒。
事实也确实如此:中国高校科研机构的量子科技研究步伐并未放缓,最新公布的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有十多位(广义上更多)量子学者入围,包括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彭承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韩正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陆朝阳等,凸显出量子科研的热度和价值。
产业层面更是让资本看到了量子科技的巨大潜力,投资力度明显加大。部分量子科技企业例如星光量子、量羲技术等,通过上市公司的并购,实现“曲线上市”。基础电信企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巨无霸,也将量子科技纳入战略布局方向。“小院高墙”实属画地为牢,拦不住中国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的决心。
有差距,也是动力所在
中美量子科技产业之间存在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
尤其是资本市场,尽管过去一年来中国量子企业融资不断增长,但美国的融资规模更大;中国严格意义上只有一家量子上市公司,美国则遍地开花,IonQ、D-Wave、Rigetti Computing、Arqit Quantum、Quantum Computing等,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宠儿。其中瞄准“量子领域英伟达”的IonQ,市值已超过百亿美元。
更明显的一块差距,来自于大型科技巨头。美国英伟达、Google、微软、亚马逊、IBM、霍尼韦尔等大型科技巨头深入布局量子产业,并有一系列原创性的底层技术成果,例如Google去年底发布超导量子处理器“垂柳”(Willow),号称在随机线路采样(RCS)基准测试中比当今最快超算快亿亿亿倍;IBM拟于 2028 年前建造具备纠错能力的量子计算机“Starling”(星椋鸟)。
相比之下,国内对标企业如阿里巴巴、百度,均在前几年捐出量子相关资产,退出了量子科技领域。
建造量子计算机,打造繁荣的量子科技产业,需要“政产学研用”的整体力量。政策层面已经可以看到各地有大量扶持性政策出台,唯缺国家量子战略;产业界还需要更多的科技巨头,认识到量子科技的巨大潜力,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布局。
近期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多家知名量子科技公司参展,并有系列量子相关活动举办,量子与AI交融,打开了未来世界想象空间。中美量子产业的竞争格局,与AI产业的竞争格局颇为相似;一个聚焦当下,一个着眼未来。量子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前景必然光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