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地产曾是一个时代最简单、最粗暴的成功方式。谁能圈下土地,谁就掌握了话语权,甚至主导了城市的天际线。对曾经的地产巨头来说,楼不是商品,是权力的投影。
但2025年的今天,这套叙事失效了。
6月23日,新世界发展发布一则不动声色的公告。语言冷静,却句句惊心:公司正与超过50家银行洽谈一项总额达875亿港元的再融资计划。这是一份技术文件,却藏着一场有关“活下去”的交易。
对郑家来说,这是又一次站上牌桌。只是这回,不再是谋扩张,而是赌生存。
风光背后:从资产霸主到流动性危机
在市面上,新世界依旧是头部地产商。拥有庞大的资产组合,旗下项目横跨香港、中国内地和海外。账面上,资产丰厚,地库深厚。
但账面好看,并不等于随时能变现。流动性危机,就是资产越多、摊子越大、越难脱身。
截至2024年底,新世界的总负债达到1510亿港元。其中短期债务——也就是一年内要还的,已有322亿。公司手上现金却只有218亿。不靠“拆旧还新”,根本撑不到年底。
再融资,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但这875亿并不是新增贷款,而是旧债重借。如果这次筹资失败,不仅是“资金吃紧”,而是评级骤降、债券违约、股价暴跌的连锁崩塌。
875亿港元的限时游戏
更关键的是,这场再融资有个死线:6月30日。
这是一个极度紧迫的时间表。必须在此之前,让全部贷款银行签下书面承诺。如果一两家临时抽身,这场融资就可能流产。
而在高杠杆的地产结构下,一次失败的融资,往往是压垮整家集团的第一张骨牌。
根据知情人士披露,875亿中,有635亿将用来归还2025至2026年即将到期的旧债,另外240亿用于2027年的债务滚动。换言之,这不是治本,而是争时间。
再赢一次,顶多换来三年缓冲期。
卖资产、卖楼,能卖多久?
郑家当然知道靠借新还旧不是长久之计。这几年,他们开始卖资产。
2024财年,新世界共出售约80亿港元资产。到了2025年,目标是260亿。但现实比计划更冷。
香港写字楼市场持续低迷,资产估值不断下探,买家不是没有,而是都在压价。没人愿意当接盘侠。
“他们不是没资产,是没法卖得体面。”一位地产研究员说,“贱卖,就是承认失败。”
于是,卖楼成了补充现金流的另一把钥匙。
截至今年5月,新世界合约销售额达到248亿港元,完成全年目标的95%。中国内地的项目成了现金发动机,贡献了超过七成销售。公司也将全年内地销售目标,从110亿人民币上调到140亿。
尽管成绩不算惊艳,但在普遍疲软的市场中,这已是难得的正面信号。
“买楼自救”:心理战开始打响
为了稳住投资者和债权人情绪,新世界高层打出了心理牌。
不久前,创办人郑裕彤之媳叶美卿以1487万港元购入“皇都”住宅,CEO黄少媚也以5488万购入另一项目单位。媒体迅速放大解读:这是“家族出手挺自家盘”。
这类交易,未必能带来实质性改变,但在市场恐慌边缘的时刻,哪怕是一句“我们没放弃”,也能起些安抚作用。
但信心能续命,不能救命。真正的问题,埋在更早的时候。
郑家的战略旧账,开始算总账
郑裕彤当年以金铺学徒身份起家,后来一跃成为“四大家族”之一。他的商业帝国,从K11到瑰丽酒店,一笔笔投资豪迈而不设限。
问题也出在这:太多、太大、太快。
与李嘉诚体系重现金流、轻资产结构不同,新世界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不断拉高杠杆,摊大版图。周期向上时,这种激进是优势;周期反转,它就是沉重的枷锁。
恒基专注香港,新鸿基守住财务,新世界则两边不靠:进内地、拼文化地产、做酒店投资,扩张过于理想化。
结果就是,当周期掉头时,新世界成了被困住的大象。
转型与收缩之间,没有好路
现在的新世界,站在岔路口。
如果这次融资成功,可以争到三年喘息时间。失败,就可能陷入违约漩涡。
但更现实的是:即便这次过关,问题也不会消失。截至目前,公司净负债率仍高达57.5%,远高于行业警戒线。靠卖楼和拆旧还新,只能维持短期循环,无法支撑长期未来。
真正的选择,只有两个:收缩或转型。
收缩意味着“瘦身求生”,集中资源,卖掉非核心资产,维持现金流。转型则更难,意味着找到第二增长曲线,重构商业模型,比如从地产走向资管、服务或文化消费。
两条路,没有一条轻松。
昔日贵族的时代落幕
郑家从不缺胆识。几十年来,新世界靠的是敢赌的气魄。但今天的市场规则,早已变了。
香港地产,曾经是“圈地即暴富”的代名词。如今,是现金流、偿债率、资本市场信任度的综合竞赛。
当风口没了,资产庞大的企业比谁更先被流动性困住;当信心崩塌,贵族也要缴械。
这不是一家公司的一次危机,而是一个旧模式的慢性告别。
而时间,永远不站在旧剧本那一边。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