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没有中国技术和设备,印度制造无法继续进行了!

随着富士康将300多名中国技术人员从印度撤回中国后,印度突然发现无法从中国采购技术和设备,印度制造正面临无锅可炊的地步,这一切都是印度吃惯了白食导致的,它的国家信用已经破产,全球都已失去了对它的信任。

印度总以为自己有庞大的市场,可以产生可观的利润,就能吸引海外投资和设备,然而过去数十年来,印度一直在消耗着它的国家信用,让欧美企业对它畏之如虎。

十几年前,沃达丰收购了李嘉诚在印度的电信业务,随即印度对沃达丰开出巨额税单和罚款,沃达丰在印度发起诉讼从赢得了诉讼,印度议会迅速修改法案以追溯50年的方式再对沃达丰以及众多外资企业开出罚款单,引发国际哗然,由此印度的外资坟场名声大噪。

后来美国的福特汽车遭遇就更惨了,福特在印度投资近20年,在印度始终没有赚到钱,福特意兴阑珊之下,决定终止业务,它投资十几亿美元的印度工厂最终仅以9000多万美元卖给印度财团,印度还迫使福特赔偿数亿美元给员工才能离开。

再到这几年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度赚钱了,却只能印度赚钱印度花,中国手机与富士康合作建厂数年,被印度逼迫中国手机企业将订单交给印度本土的代工厂,还有中国手机企业被迫将印度分公司的股权贱卖。

在苹果的要求下,富士康、纬创、和硕都赴印设厂,然而纬创已被迫贱卖印度工厂给印度财团,和硕被迫将印度工厂的控股权卖给印度财团,仅剩下富士康可以在印度独立运营。

印度以为既然工厂已在印度设立,那么印度制造运转起来就不是问题,然而印度很快就发现即使是技术难度最低的组装,印度自己都无法运转。

印度财团收购的纬创工厂、控制的和硕工厂产能一直难以提升,其中和硕工厂还曾出现重大事故,导致工厂出现停工,凸显出印度对于大型工厂运作的技术掌握不到位。

到如今富士康的300多名中国技术人员抽调回国,进一步反应出,即使是富士康这样运作代工厂极为熟练的企业,在印度都难以找到合适的技术人员,据悉富士康已紧急从越南抽调技术人员过去维持富士康印度工厂的运转。

更重要的是印度难以购买到相应的设备,此前印度制造的开始就来自于一家中国手机企业的尝试,2014年莫迪上任后就提出了印度制造的计划,直到2017年中国这家手机企业与富士康合作才在开启了印度制造,随后中国另外几家手机企业也进入印度设厂,在之后才是纬创、和硕跟进。

在这期间,中国这些手机企业和富士康这些代工厂大量从中国将设备转移到印度,这些设备和技术都是中国以财政补贴以及国内工程技术人员摸索数十年研发出来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低,更符合印度的国情。

如今随着中国认识到技术和设备的重要性,中国也开始限制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向印度转移,印度才骤然发现原来这些技术和设备对印度制造是如此重要,导致了印度制造的停滞。

可能国内对于许多设备和技术已是司空见惯,诸如方便面包装生产线等这类简单的设备,看起来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然而当年中国企业可是付出了数倍的资金才能从日本等国家买到落后十几年的生产线,然后逐步加以改良,才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低成本、高效的生产线。

当然印度也可以从欧美采购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但是正如上述那样,印度必然要付出数倍的资金,才能从欧美采购到,然而印度的信誉早已破产,欧美企业已不愿再销售设备给印度了。

正是因为这样,印度选购价格实在的中国技术和设备行不通,而它又无法付出超高价格从欧美采购设备,导致了印度制造如今的停滞局面。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8-04
突然发现,没有中国技术和设备,印度制造无法继续进行了!
突然发现,没有中国技术和设备,印度制造无法继续进行了!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