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押注人形机器人:逐际动力下半年开卖,是风口还是泡沫?

京东押注人形机器人:逐际动力下半年开卖,是风口还是泡沫?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升温,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近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逐际动力宣布获得京东战略领投的新一轮融资,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公开销售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这一消息再次引发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的关注。

逐际动力的技术布局与商业化进展

逐际动力作为国内具身智能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已构建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技术体系。其双足机器人TRON 1自去年发布以来,已在高校、企业等场景开展应用探索。最新推出的移动操作、感知拓展和语音交互套件,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实用价值。

在核心技术方面,该公司开发的LimX VGM系统采用创新的"多元数据配方"方法,突破了传统机器人学习对单一数据源的依赖。这种利用人类操作视频数据进行训练的技术路径,显著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

京东的战略考量

京东此次领投逐际动力,体现了其在智能物流和零售领域的长期布局。人形机器人在仓储管理、末端配送等场景具有独特优势,与京东现有的自动化物流体系形成互补。特别是在复杂环境下的灵活作业能力,可能为京东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新思路。

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全球范围看,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关键阶段。特斯拉Optimus、Agility Robotics等产品都在加速量产进程。中国市场在政策支持和产业链优势的双重推动下,有望实现后来居上。

然而,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1. 技术成熟度:运动控制、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仍需突破

2. 成本控制:量产后的价格竞争力是关键

3. 应用场景:需要找到真正刚需的使用场景

4. 社会接受度:涉及人机交互的伦理和安全问题

商业化前景分析

逐际动力计划下半年量产销售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将面临实际市场的检验。从该公司现有产品TRON 1的应用情况看,巡检、安防等专业领域可能是初期突破口。但要实现大规模商用,还需要在可靠性、易用性和性价比方面持续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路径可能呈现阶段性特征:先toB后toC,先专业场景后通用场景。京东的产业资源将为逐际动力提供宝贵的应用场景和数据反馈。

理性看待行业热度

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确存在一定的投资热度,但不宜简单定性为"泡沫"。从长远看,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产业升级,智能机器人确实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关键是要区分短期炒作和长期价值,关注企业的核心技术积累和商业化能力。

结语

京东投资逐际动力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个新兴领域既蕴含着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潜力,也面临着艰巨的技术和商业挑战。下半年逐际动力产品的市场表现,将为我们观察行业进展提供一个重要窗口。对于投资者和从业者而言,保持理性期待、专注实际需求,才是把握这一机遇的正确态度。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25-07-21
京东押注人形机器人:逐际动力下半年开卖,是风口还是泡沫?
京东押注人形机器人:逐际动力下半年开卖,是风口还是泡沫?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升温,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近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公...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