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遭用户吐槽 “垃圾”:缩放定律失效,AGI梦渐行渐远?

极客网·人工智能8月15日 2025 年 8 月,OpenAI 终于推出备受期待的 GPT-5,但其表现并未如市场预期般带来 “革命性突破”,反而让 “AI 进步失速”“缩放定律失效” 的讨论再度升温。

微信截图_20250815102327.jpg

GPT-5 实测:亮点有限,失望声四起

YouTube 播主 Mrwhosetheboss 的实测显示,GPT-5 并非全面领先:在创建象棋游戏时优于 GPT-4o-mini-high,撰写视频脚本时强于 GPT-4o,且能根据任务自动匹配最优模型;但在生成 YouTube 缩略图、生日派对邀请函等场景中,反而不及 GPT-4o,甚至更易被诱导编造事实。

这份 “喜忧参半” 的答卷很快引发不满。有付费用户直言其 “是垃圾”,人工智能学者 Gary Marcus 更是直接批评 GPT-5 “过度炒作且令人失望”—— 对比 2023 年 GPT-4 相对 GPT-3 的 “飞跃式进步”,GPT-5 的提升仅停留在 “基准测试分数更高、文字表达更流畅” 的细节层面,毫无突破性进展。

大模型进步 “踩刹车”:从 “造汽车” 到 “修汽车”

曾有行业比喻:预训练大模型是 “生产汽车本身”,训练后优化是 “给汽车升级性能”。此前,OpenAI 通过扩大预训练规模,不断推出性能更强的 “新车”;但如今,这种 “造新车” 的速度明显放缓。

2024 年春季,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曾向工程师承诺 “下一代模型远超 GPT-4”,但 2025 年秋季落地的 GPT-5 未能兑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人员进一步指出,大模型所谓的 “推理能力” 本质是 “脆弱的幻影”—— 仅在训练数据范围内有效,一旦超出边界便失效,其基准测试成绩与解决真实日常问题的能力并非同一回事。

Gary Marcus 的观察更直白:“2025 年的大模型分数更高,但没有哪家 AI 公司敢说,它比 2024 年的模型‘实用得多’。” 行业关注点已从 “造更强的模型” 转向 “优化现有模型”,工程师的角色也从 “汽车制造商” 悄然变为 “汽车修理工”。

缩放定律的兴衰:从 “圭臬” 到 “失效”

AI 行业曾将 “缩放定律” 奉为核心逻辑。2020 年 1 月,OpenAI 发布《神经语言模型的缩放定律》报告(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 参与撰写),提出 “只要扩大模型规模、增强训练强度,性能就会持续提升”。

随后的 GPT-3 印证了这一观点 —— 规模是 GPT-2 的 10 倍,性能实现飞跃;2023 年 GPT-4 再次大幅进步,叠加 ChatGPT 用户破亿的热度,风险资本大规模涌入,AI 行业迎来 “大跃进”。山姆・奥特曼甚至在《万物的摩尔定律》博文中断言,AI 将 “迅猛改变世界”,AGI(通用人工智能)触手可及。

但反对声从未消失。纽约大学教授 Gary Marcus 曾直言 “缩放定律只是观测结果,非普适规律”,这一观点不仅遭到 Greg Brockton、Yann LeCun、马斯克等行业大佬的反驳,他本人甚至被贴上 “机器学习产业异类” 的标签。

如今,反对者的声音得到验证。TechCrunch 指出,行业已普遍承认 “仅靠堆算力、堆数据,无法让大模型变成‘全知数字神灵’”—— 自 GPT-4 发布两年多来,OpenAI 再无重磅模型,“缩放定律失效” 已成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进步失速冲击 AI 经济:万亿梦碎,风险浮现

若缩放定律彻底失效,AI 行业的 “经济泡沫” 或将破裂。科技分析师 Ed Zitron 与 Gary Marcus 观点一致:“生成式 AI 市场规模约 500 亿美元,最多 1000 亿,远达不到此前炒作的‘万亿级别’。”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AI 工具只会有 “稳定但渐进” 的进步 —— 虽会被定期使用,但用途有限,既不会大规模冲击就业市场,AGI 的实现也将更不切实际。

更严峻的风险在资本市场。美国股市中,35% 的市值集中于七大科技巨头,过去 18 个月,这些企业在 AI 领域投入高达 5600 亿美元,但其 AI 相关收入仅 350 亿美元,“高投入、低回报” 的矛盾若持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当然,乐观视角仍存:21 世纪 30 年代仍有可能孕育 AGI,即便无法实现 “人类工作自动化”,也能推动 AI 行业探索更复杂的解决方案,倒逼技术从 “规模驱动” 转向 “效率驱动”。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25-08-15
GPT-5遭用户吐槽 “垃圾”:缩放定律失效,AGI梦渐行渐远?
亮点有限,失望声四起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