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AI行业逻辑发生变化,底层大模型公司面临高成本与收入失衡问题。当前,AI价值天平已从基座大模型转向应用产品,医疗健康成为初创企业竞相布局的赛道。
OpenAI、Anthropic、谷歌等巨头将医疗视为重要落地领域。AI医疗独角兽Abridge通过精准洞悉细分需求,成为行业参考样本。预计其ARR在2024年达到5000万美元,并已在美国超过110个医疗系统中部署AI平台。
Abridge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美国匹兹堡,创始人Shiv Rao博士为心脏病专家。公司旨在减轻医生文书负担,提供AI抄写员服务。美国复杂的医疗体系要求医生录入详尽EHR信息,通常需遵循SOAP格式。60%以上医生因文书工作感到压力,并每周额外工作15小时。
传统抄写员有两种工作模式:现场跟随医生或远程处理电子记录。无论哪种模式,医生仍需对内容负责并审查签字。AI抄写员由此诞生,医生只需录音,AI自动转录并发送至患者电子图表中。
Abridge的核心壁垒在于与医疗信息化厂商Epic深度集成。2023年,Epic选择Abridge作为生成式AI合作伙伴,直接将其技术集成到医疗记录系统中,无需医生学习新软件。Epic是美国最大医疗信息化厂商,市场占有率为39.1%。
Abridge将转录成本从25美元/小时降至0.12美元/小时,降低208倍。妙佑医疗集团更换Epic系统后,400位抄写员失业,因支持自动语音转录等功能。
尽管部分人认为Abridge为“套壳AI”,但其技术仍具一定复杂性。早期自研模型基于BERT、BioBERT,现主要使用微调后的大模型基座。产品包含两大核心程序:语音识别系统和注释生成系统。Abridge利用大量数据调用20个不同模型,以确保超90%正确率。
Abridge商业模式为B2B SaaS,主要面向卫生系统销售,而非个人临床医生。目前已在美国超过110个医疗系统上线,服务16000名医生。客户包括佛蒙特大学卫生系统、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等。定价基于医生用户数量或处理患者就诊量,并考虑站点集成复杂性。
尽管Abridge势头强劲,但仍面临Nuance(微软旗下)、Nabla、Ambience等激烈竞争。不过,AI抄写员行业需求旺盛,未达市场天花板。
最后,中国AI医疗赛道是否能跑出类似Abridge的独角兽?当前我国医院正加速医疗信息化建设,三级甲等医院基本实现信息管理系统覆盖。中国企业需深度整合医生工作流,并适配本土化场景,而非简单复制欧美模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