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月入2W+、24岁身家过亿,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开挂”人生

8月18日晚上,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出现在罗永浩的新播客《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录制棚里,灯光之下,他突然起身做了50个俯卧撑。七个小时的对谈里,这一幕显得格外突兀,却恰好折射出他的性格:不服输、不设限。

如今,他是身家700亿的造车新势力领军人物。但在43年的轨迹中,李想经历了少有人能想象的起落:18岁月入两万、24岁身家过亿,三次创业,两次上市,又两度差点“败北”。

外界看似“开挂”的人生,其实是一连串孤注一掷的选择。

01 少年李想:自学成才与“赚钱的快感”

李想1981年出生在河北石家庄。父母是中央戏曲学院毕业的文艺青年,父亲在剧团当导演,母亲是老师。这样的家庭背景没能让他走艺术路,而是培养了另一种执拗性格。

13岁,他第一次接触电脑。家里买不起,他就靠杂志学。到高一时,攒下8000元组装了第一台电脑,这在当时是一个工薪家庭几个月的收入。他从杂志投稿开始,每月能挣到1000元,相当于家里月收入的一半。

“赚钱很有意思。”在播客中,他这样总结早年的动力。1999年,18岁的他靠写稿、倒卖硬件,月收入已经突破2万。那是一个普通公务员年薪不过两三万的年代。

这个阶段,李想已经显露出两个特质:第一是对新技术的敏锐,第二是对金钱和商业机会的极高敏感度。这为他后来的选择埋下伏笔。

02 放弃高考:创业的第一次豪赌

临近高考,李想做出了震惊亲友的决定——不参加高考,直接创业。更让人意外的是,父母选择了支持。

2000年,他用积攒下的10万元创办“显卡之家”,后来的泡泡网。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更新测评,白天跑市场,晚上写稿。他的评测被市场验证,商家发现“李想推荐过的产品卖得更快”。

五年后,泡泡网年收入接近2000万元,利润过千万。按照当时的互联网估值方法,李想的账面财富超过亿元。

24岁,身家过亿——他成为中国互联网浪潮中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

可这种早熟的成功,并没有让他停下。

03 汽车之家:第二次创业的惊险与辉煌

2005年,李想力排众议进军汽车垂直媒体领域,创办汽车之家。他看中三个机遇:个人对汽车的热爱、中国汽车市场的爆发期以及当时汽车网站的竞争力较弱。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汽车之家遭遇严重财务危机。李想回忆:“公司小股东想把我和另一位创始人赶出公司。”最后投资人薛蛮子出手阻止了这场“逼宫”,澳洲电讯随后注资7600万美元,但李想团队失去了汽车之家55%的股权。

2013年12月11日,汽车之家成功登陆纽交所,市值最高突破100亿美元。年仅32岁的李想实现了第二次创业成功。

04 理想汽车:第三次豪赌,第三次死里逃生

2015年,李想辞去汽车之家总裁,转身造车。他成立的新公司最初叫“车和家”,后改名理想汽车。理想汽车押注的技术路径是“增程式电动车”,即既能充电又能加油,以解决当时纯电动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

在2019年,理想汽车遭遇至暗时刻。李想对罗永浩坦言:“有一段时间银行卡余额只剩5万,甚至清零。”如果没有后来的投资,理想可能就此倒下。

关键时刻,美团创始人王兴和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成为拯救李想的“白衣骑士”。王兴不仅个人投资,还推动美团多轮注资,累计投资理想汽车超过11亿美元。

有了资金续命,理想在2020年登上纳斯达克,2021年又在香港二次上市。李想的财富也再次暴涨。

他对外介绍自己:“第一家公司700亿市值,第二家公司2000亿市值。”而他的目标,是打造千亿美元级别的理想。

05 被误解与被围攻

高速成长的同时,理想汽车也不断处于争议和质疑中。

外界批评他“低情商”,他在播客里也坦然承认,“以前觉得都是别人的错,包括感情里的问题。”

理想选择的增程式技术路线,也始终被看作“不够纯粹”。一方面,政策趋势明确倾向于纯电动,另一方面,华为、小米等新玩家纷纷入局,特斯拉和蔚小鹏等对手也没有停下扩张。

2024年,理想汽车销量增速放缓,新车型MEGA的市场反应不及预期,公司甚至下调了全年目标。

创业二十多年,他依然在面对“能否穿越周期”的挑战。

06 李想的人生,为何看起来像“开挂”?

18岁月入两万,24岁身家过亿,43岁坐拥700亿财富。这样的履历,很容易让人觉得李想的人生像被“外挂”加持。

但仔细拆解,会发现其中的逻辑:

敢于放弃路径依赖

高考、学历、稳定职业——这些社会共识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踩中了时代红利

他抓住了PC互联网的流量红利,抓住了汽车行业的线上信息化,又押中新能源车浪潮。三次创业,背后都是三次时代机会。

强烈的实战能力

他不是靠学历,也不是靠资本起步,而是靠内容生产、商业判断和运营效率。早年起床凌晨四点写测评,到后期产品决策中的极致算计,都是实打实的执行力。

愿意承认错误并调整

他在播客里公开承认过去的自私与低情商,也不讳言2019年的至暗时刻。这种“复盘能力”,是连续创业者的必备素质。

07 从“选择题”到“判断题”

在罗永浩的播客中,李想说了一句话:“不要成为别人的判断题,要成为自己的选择题。”

这句话或许正好解释了他的人生。别人眼里,他的人生轨迹是一个“对或错”的判断题——放弃高考是不是错?造车是不是错?走增程是不是错?

但对他自己而言,这些都是“选择题”。答案不是对错,而是敢不敢。

43岁的李想,还在赛道上狂奔。造车行业没有永远的赢家,但他的人生已经证明,属于他的“外挂”,不是运气,而是选择。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8-20
18岁月入2W+、24岁身家过亿,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开挂”人生
18岁月入2W+、24岁身家过亿,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开挂”人生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