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掀起AI重大变革:重组团队架构,全力推进 “超级智能”

极客网·8月20日 据外媒报道,Meta 在人工智能领域掀起重大变革,正通过拆分新成立的 AI 部门、重组团队架构,全力推进 “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 目标。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标志着其 AI 战略的关键转向,也引发了内部人员与技术路线的连锁反应。

此次变革由 Meta 新任首席 AI 官、前Scale AI首席执行官汪滔(Alexandr Wang)主导,他在内部备忘录中明确,超级智能时代将至,公司需围绕研究、产品、基础设施等核心领域调整组织架构,以加速目标实现。

据此,原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MSL)被拆分为四大独立小组:汪滔亲自带队的 TBD 实验室,主攻大型语言模型及 Llama 工具研发;拥有十余年历史的 FAIR 实验室,继续深耕长期 AI 研究;前 GitHub CEO Nat Friedman 领导的产品与应用研究团队,负责将 AI 技术落地为消费者产品;还有专注高成本支撑体系的 MSL 基础设施团队,由原 Meta AI 基础设施部门副总裁 Aparna Ramani 接管。

这一架构调整并非孤立行动,而是 Meta AI 战略转向的集中体现。过去数月,Meta 为抢占 AI 高地,斥资数亿美元从竞争对手处挖来数十位顶尖研究员,CEO 扎克伯格更是明确将 “超级智能” 列为核心目标,计划投入数千亿美元在人才与基础设施上,今年 720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中,大部分也将用于数据中心建设与 AI 人才招募。

但是,战略推进伴随剧烈的内部变动:短期内的这次大规模重组被视为最后一次,旨在理清发展路径以应对竞争,同时公司正考虑整体 “瘦身”,可能通过裁员或调岗精简数千人的 AI 团队,部分高管也预计将离职,如原负责 Messenger 应用后转入生成式 AI 团队的 Loredana Crisan,已确定离职加入 Figma Inc.。

更引人关注的是,Meta 在技术路线与合作模式上正打破传统。过去秉持 “自研为主” 的它,如今开始考虑采用第三方 AI 模型,或基于开源模型开发,或从其他企业许可闭源模型;技术方向上,汪滔团队不仅放弃了测试表现不佳、发布延期的 “前沿模型” Behemoth,从零开发新模型,还计划将新模型设为闭源,这与 Meta 长期主张的开源理念相悖。

战略转向与架构调整也引发了内部紧张。一方面,新团队对老员工的工作重新评估,如近几周 ChatGPT 联合开发者、新任首席 AI 科学家赵晟佳的办公室外,众多旧团队成员排队接受面试;另一方面,高价引进的新人才与老员工间产生矛盾,且此前已有多位核心人员离职,包括资深计算机科学家 Joelle Pineau、负责开源模型 Llama 的研究员 Angela Fan 等。

分析认为,这场变革是 Meta 在 AI 赛道上的一次重要押注,既为加速实现 “超级智能” 目标、提升产品竞争力,也试图化解此前 AI 领导层频繁变动带来的动荡,但内部的人员矛盾、路线争议,以及战略转向后的未知挑战,都将考验其后续推进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25-08-20
Meta掀起AI重大变革:重组团队架构,全力推进 “超级智能”
超级智能时代将至,公司需围绕研究、产品、基础设施等核心领域调整组织架构,以加速目标实现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