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CEO奥特曼:美国或低估中国AI实力,出口管制难奏效

极客网·人工智能 北京时间 2025 年 8 月 19 日,据 CNBC 报道,OpenAI CEO 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罕见接受公开采访,就中美 AI 领域竞争态势、美国相关政策效果及 OpenAI 自身战略调整发表重磅观点,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在谈及中美 AI 竞争时,奥特曼明确指出,美国或许低估了中国 AI 进步的复杂性与严重性,他本人也对中国 AI 的发展速度和成果存在担忧。他强调,中美在 AI 领域的竞争并非简单的 “谁领先” 排行榜能概括,双方竞争深度交织,影响远超单一维度的比较。

从具体能力来看,他认为中国在 AI 推理能力的构建上可能速度更快,同时在研究能力、产品化水平等关键层面也展现出强劲势头,整个领域的竞争呈现出多维度、深层次的特点,远比 “美国领先还是中国领先” 的二元判断更复杂。

针对美国不断升级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奥特曼表达了明确的质疑态度。当被问及减少对华 GPU 供应是否能有效限制中国 AI 发展时,他直言 “我的直觉是,这不起作用”。在他看来,出口管制作为单一措施,很难精准覆盖技术发展的所有环节,中国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建晶圆厂或寻找其他替代方案突破限制。

奥特曼坦言,他固然希望能有简单的解决方案应对当前局面,但现实情况是,依靠出口管制阻挡技术进步 “很难”。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 AI 领域的快速进步,尤其是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开源系统带来的竞争压力,也直接推动了 OpenAI 的战略转变。

长期以来,OpenAI 始终坚持技术封闭策略,其核心技术多通过应用程序接口对外提供服务,从未完全开源。但奥特曼表示,若 OpenAI 不调整策略,未来全球大量系统可能会基于中国的开源模型构建,这一担忧成为公司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本月早些时候,OpenAI 首次打破这一长期惯例,发布了两款开放权重语言模型,这是自 2019 年推出 GPT-2 后,公司在技术开放层面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其战略方向的关键转向。

不过有趣的是,OpenAI此次开放权重模型的发布并未获得一致好评。部分开发者反馈,这些开放模型表现平平,且 OpenAI 商业产品中那些核心的强大功能,在开放权重版本中被大幅剥离。对此,奥特曼并未否认,他解释称,团队在开发过程中有意针对 “本地运行的编程智能体” 这一核心应用场景进行优化,同时也表示,若未来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这些模型也可灵活调整,转用于其他用途。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赞助商
2025-08-19
OpenAI CEO奥特曼:美国或低估中国AI实力,出口管制难奏效
中国 AI 领域的快速进步,直接推动了 OpenAI 的战略转变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