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赵文兵:技术融合突破“三角”约束 推动低空经济转向商业盈利

8月7日消息(苡臻)当无人机穿梭于山区配送药品,当 eVTOL 原型机在城市上空完成试飞,当“空中交通大脑” 实时调度千架次飞行器……我国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蓝图”加速变为“现实图景”。

目前,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未来又将驶向何方?近日,浪潮通信信息副总经理赵文兵接受C114专访,深度解读低空经济的发展态势、技术突破与商业前景。

从政策探索到场景试点低空经济迈入规模化实践初期

谈及过去一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态势,赵文兵指出,我国低空经济已从“政策探索期”迈向“规模化实践初期”,呈现出政策驱动加速、技术迭代深化、场景落地多元的特点。

政策层面,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协同推进格局,国家层面将低空经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30余个省份出台专项规划,多地将低空经济纳入“十五五”重点产业规划,安徽、湖南等地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

技术层面,无人机适航认证体系初步建立,eVTOL原型机试飞频次提升,续航能力和载荷效率显著改善;场景层面,物流配送、农林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已实现常态化运营,低空旅游、城市空中交通(UAM)等新场景开始试点。

同时,多个关键节点的突破值得关注。例如,全国首个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在湖南建成投用,实现低空空域“动态申请、实时响应”,单日可支持千架次无人机协同作业,为跨区域航线运营提供核心支撑;无人机物流巡检、物流等领域的团体标准发布,推动行业从“碎片化探索”向“规范化发展”转型;京东、顺丰等企业在偏远地区开展无人机常态化配送,单日单架次配送量突破200单,单位物流成本较传统模式降低40%,验证低空经济商业可持续性。

技术融合重塑产业格局:从“单机作业”到“智能组网”

在赵文兵看来,当前,智能飞控系统、空天地一体化通信、高精度感知与避障、低功耗动力四大核心技术,正重塑低空产业格局。智能飞控系统决定飞行器的自主决策能力,通信技术支撑规模化协同作业,感知技术保障复杂环境下的安全飞行,动力技术直接影响作业半径与载荷效率,四者共同构成低空经济的“技术基石”。

而6G、AI、大模型、自动驾驶等技术的融合,正在推动低空经济从“单机作业”向“智能组网”升级。

6G技术通过全域无缝覆盖的通信网络,解决山区、城市高楼等复杂环境的信号盲区问题,支撑万架级无人机集群协同作业,为低空物流网络、应急救援体系提供“神经中枢”;基于“低空交通大脑”等行业大模型,可实现航线动态规划、风险智能预警、多机协同调度;自动驾驶技术向低空延伸后,结合激光雷达(LiDAR)与视觉融合感知,实现飞行器全流程自主起降、避障与任务执行,在桥梁巡检、电力巡线等场景中,可将人工干预率降至5%以下,作业效率提升3倍以上。

这些技术融合的核心价值在于突破安全-效率-成本三角约束。”赵文兵指出,一方面通过智能化降低事故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规模化运营摊薄成本,最终推动低空经济从“政策补贴驱动”转向“商业盈利驱动”。

标准构建与商业闭环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标准是顶层设计。赵文兵指出,我国低空经济标准体系正处于“局部完善”向“系统构建”的过渡期,存在领域覆盖不均、跨场景协同缺失、安全规范滞后等问题。

为此,需从三方面推动统一标准体系建设:首先是顶层设计引领: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联合企业、科研机构制定《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2025年完善物流、巡检等成熟场景标准,2030年覆盖UAM等新兴领域”的分阶段目标;其次是以实际应用场景为锚点,制定针对性规范,例如针对城市低空物流,优先制定飞行器准入门槛、航线优先级规则等;三是建立标准快速更新通道,结合技术突破与市场反馈定期修订,例如,随着AI避障技术成熟,同步升级安全冗余系数,随着6G通信落地,优化数据传输加密标准。

打造商业正循环,低空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赵文兵认为,未来3-5年,低空经济将在“垂直领域深耕+跨界融合创新”中形成多元商业闭环。例如,低空政务飞行通过共享飞行平台与空域资源,提升现代政府治理效能;工业级巡检服务以订阅制方案降低成本、提升精度;应急救援生态构建“无人机+直升机+地面团队”立体网络支撑救灾;县域低空物流网络缩短配送时效;低空文旅融合开发“空中观光+地面体验”特色项目提升客流量。

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参与者,赵文兵表示,浪潮通信信息以“智算赋能低空,数据驱动创新”为战略,构建“技术研发+场景落地+生态共建”的全链条布局,助力低空经济从“技术可行”迈向“商业可持续”。

其低空智算平台支持百万级飞行器实时数据处理,调度效率较传统系统提升5倍;低空智联网一体化运营服务平台入选省级重点产品与国家级典型案例;面向低空巡检、公共安全、医疗急救等场景,推出的行业解决方案,在桥梁巡检中病害识别准确率达 92%,在物流领域配送效率提升 30%。目前已在合肥、淄博、浙南等地参与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建设,计划三年内联合百家以上企业构建协同生态,为低空经济提供“算力底座”与“智慧大脑”。

从政策驱动到技术融合,从标准构建到商业落地,低空经济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低空生态体系正加速成型,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8-07
浪潮赵文兵:技术融合突破“三角”约束 推动低空经济转向商业盈利
浪潮赵文兵:技术融合突破“三角”约束 推动低空经济转向商业盈利,C114讯 8月7日消息(苡臻)当无人机穿梭于山区配送药品,当 eVTOL 原型机在城市上空完成试飞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