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侵犯京东知识产权,无人配送车企业九识智能遭调查

近年来,离职员工“携密”创业或跳槽,引发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屡见不鲜。近日,京东近日对媒体证实,经过多方调查,京东已经掌握了大量九识智能相关侵权证据,于2024年11月20日正式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该案件正在调查中。

九识智能成立于2021年8月10日,其核心团队曾是京东无人车的创始班底,在2021年9月至10月先后从京东物流离职,并且挖走了10多名京东的研发人员,加入九识智能。

2022年2月,该公司第一批无人车开始在公开道路上正式运营。2022年8月以来,九识智能完成多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

九识智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业内关注,从公司成立到推出首款无人车,时间不到6个月,期间还申请了大量无人车及自动驾驶领域的专利,但这些与原公司职务相关的发明创造,究竟属于专利还是商业秘密,法律行业人士看法不一。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有关员工从A公司离职后加入B公司并申请专利权的归属问题,一般可以从竞业限制、专利申请权及商业秘密侵权等方面认定。

“同样一个技术,可以选择不公开,那么就按商业秘密进行保护;也可以选择公开,通过专利的方式来保护。”赵占领认为,如若技术成果属于商业秘密,需依据员工与前公司签署的保密协议来判断是否侵权。

根据相关法律,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给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三十万元以上”,即达到“情节严重”的入罪标准,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公安部日前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向保护科技创新精准发力,深入开展防范打击商业秘密犯罪“安芯”专项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极客网无关。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5-07-31
涉嫌侵犯京东知识产权,无人配送车企业九识智能遭调查
涉嫌侵犯京东知识产权,无人配送车企业九识智能遭调查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